張勇握指成拳,阿里從定到進

時值歲末,互聯網巨頭動靜頗大。與劉強東、馬化騰怒斥業務不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張勇直接做出了人事上的實際調整。

12月29日,阿里宣佈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變化,當屬張勇兼任阿里雲智能總裁,並直接分管釘釘;張建鋒不再擔任這一職務,而是繼續作爲達摩院院長,帶領阿里探索前沿科技,並繼續分管芯片業務平頭哥和智能互聯。

張勇

在張建鋒之前,王堅和胡曉明也曾執掌阿里雲。三人均是阿里核心高管,能力、業績和名望毋庸置疑,但並未擔當過整個阿里的一號位;如今,張勇以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的身份親自帶隊阿里雲,可謂開創先河。

此外,阿里的技術和人力資源團隊也實現了新老更替。

支付寶元老程立卸任阿里集團CTO、達摩院常務副院長,轉而以技術顧問的身份繼續輔佐張勇;接替他的吳澤明成爲公司首位80後CTO,標誌着新老技術大拿完成交接棒。童文紅將於2023年4月1日卸任阿里集團CPO(首席人才官)。繼任者蔣芳爲阿里創始團隊“十八羅漢”之一,資歷之深厚甚至比童文紅還要更勝一籌。

在公佈上述人事變動的同時,張勇還公佈了阿里2023年的關鍵詞“進”,與今年初的“定”形成鮮明反差。從定到進,意味着阿里將在新的一年裡更加主動、更加犀利;而本次牽動多個部門的組織架構調整,同樣是在圍繞“進”展開佈局。

對於中國互聯網而言,即將過去的2022年並非豐收年:在疫情、國際形勢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中小公司艱難求生,尚有餘糧的大公司也頻頻傳出增長停滯、停招裁員,股價腰斬屢見不鮮。在整體下行中,長期被高速增長掩蓋的痼疾——中高層利益板結、鬥志消退、欺上瞞下等,越來越多地浮出水面。

倘若疾在骨髓,只有一號位出馬纔有化解的可能。11月底,劉強東在一場長達4小時的京東管理培訓會議上,怒批部分高管是“騙子”、不講真話,並很快宣佈給中高層降薪10%~20%,波及副總監以上的2000多名管理者。

半個月後,馬化騰也在一場內部會議上向騰訊管理層開炮,批評某些高管在業務拉胯、需要靠其他業務輸血的情況下,“週末還悠閒地打球”;同時毫不諱言公司內部的貪腐問題“觸目驚心”,導致業務被掏空。

相較而已,阿里張勇卻用做溫和的方式,做出了最果決的動作。

素以溫文爾雅著稱的張勇,在宣佈2023年阿里關鍵詞爲“進”的同時,進行了一系列組織架構調整的調整。當天下午,張勇還以總裁身份向阿里雲發出一封內部信。這封信強調“客戶第一”不是掛在牆上的標語,任何故障發生在客戶身上就是百分之百;一旦信任缺失,客戶隨時有可能離開。

顯然,張勇對於阿里雲的現狀並不滿意。內部信提及的“客戶第一”、故障發生率和信任等,也包含着對於阿里雲本月中旬大規模宕機事故的嚴厲批評。

以阿里云爲起點,張勇自上而下發起了一場深層次變革,以提高管理效率、驅動團隊自我突破;而阿里雲作爲最有潛力的業務板塊,無疑是最理想的試驗田。

另一方面,與同樣察覺到問題的京東、騰訊相比,阿里的調整動作速度更快、幅度更大,表明阿里依然擁有國內互聯網首屈一指的組織力和行動力。而從定到進的策略變遷,也預示着2023年阿里將以更舒展的姿態參與競爭,最大程度把握互聯網和經濟復甦的紅利。

A

在經歷此次組織架構調整後,阿里雲儼然成爲CEO領銜的“一號工程”,集團內部的戰略地位進一步上升。

阿里對於雲計算的重視由來已久。早在2014年,阿里就確立了全球化、鄉村、大數據雲計算三大戰略。2019年底,張勇在一封全員信中表示,將集中發力全球化、內需、大數據和雲計算;2022年初的股東信中,再次重申聚焦消費、雲計算和全球化。

阿里雲發展至今,除了爲淘系電商等阿里自家業務提供技術底座外,還在萬億級的企業級市場中淘金,逐漸成爲整個集團最重要的現金牛之一。如今,張勇取代張建鋒擔任一號位,拔高阿里雲的管理層級,更體現出阿里對於這塊業務的格外重視。

張建鋒2018年成爲阿里雲智能事業羣總裁,隨後四年間動作不斷,先後提出“被集成”“雲釘一體”等戰略。在他主政的四年間,恰逢產業互聯網興起,各行各業的雲需求和IT開支快速攀升;阿里雲作爲行業龍頭,順利吃到了這一波紅利。

2018至2022年,阿里雲的國內市場份額始終位居第一,國際市場同樣表現不俗,一度傳出要分拆上市。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2022年上半年,阿里雲佔據國內公有云市場34.5%的份額,相當於第二名華爲雲的三倍多。另據Gartner和IDC發佈全球雲計算IaaS市場報告,阿里雲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亞馬遜和微軟。

此外,阿里雲自身的造血能力也得到改善。截至今年3月31日的阿里2022財年,阿里雲全年總收入突破千億元;EBITA利潤11.5億元,同比扭虧爲盈。

不過,今年以來,在內外因素的影響下,阿里雲遭遇“水逆”,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

受國內外經濟走勢影響,國內雲計算廠商今年業績全面承壓,阿里雲也不例外。2021年第四季度至今,阿里雲營收增速逐漸放緩,最新一個財季已經降至4%。國際市場上,大客戶TikTok被迫遷移至美國本土雲服務,也讓阿里雲遭受不小損失。

此外,阿里雲發生罕見安全事故,折射出團隊管理、突發事件應對等方面存在不小漏洞。

12月18日,阿里雲香港機房發生宕機,故障持續近12小時,導致澳門金融管理局、澳門銀河、蓮花衛視等衆多機構企業的應用程序癱瘓。在隨後發佈的公告中,阿里雲稱這起事件是運營十多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大規模故障,致歉並承諾賠償。

儘管故障已經處置完畢,但在阿里高層眼中,這起宕機原本就不應發生,需要有人爲此擔責。宕機事故發生不到兩週後,張勇取代張建鋒親管阿里雲;在12月29日面向阿里雲發出的內部信中,張勇稱“任何故障的發生,對阿里是萬分之一、百萬分之一的概率,一旦發生在每個客戶身上就是百分之百”,並要求把客戶尚未感知到的風險防患於未然。

對於阿里雲而言,集團一把手空降前線、親自指揮,無疑是重大利好。張勇處於阿里公司治理金字塔的頂端,能夠更高效地調動人才、資金和資源,並從集團層面上調節政策、統合力量,給阿里雲全方位扶持,在提振士氣、消除積弊的同時,將張建鋒主政時期的未竟之功繼續向縱深推進。

最值得張勇多花心思的,或許是“雲釘一體”。張建鋒在2019年底提出這一戰略,試圖以雲計算和辦公場景爲切入點,雙向打通消費與產業互聯網。隨後三年間,“雲釘一體”取得了許多成績,但也留下了不少尚待解決的問題。

張勇對於釘釘的發展也十分關注,甚至會深入到業務細節。據虎嗅報道,張勇曾公開與基層員工討論釘釘具體業務,涉及平臺API、低代碼開發工具等。而在本輪組織架構調整中,張勇除了兼任阿里雲智能總裁,還要直接分管釘釘,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在張勇治下,“雲釘一體”有望發揮更大協同效應。

B

張勇此次對阿里管理層的調整,並未直接涉及面向C端的國內外消費板塊。今年以來,在“定”的主基調指引下,阿里中國和海外數字商業板塊的兩位新帥——戴珊和蔣凡,都把梳理現有業務、提升運營效率、深入挖掘存量價值作爲頭等大事。

國內方面,戴珊1月初調整大淘寶架構,將淘寶和天貓兩大核心業務融入統一平臺。四個月後的一場交流活動上,戴珊宣稱電商行業已經從“流量時代”轉換爲“留量時代”,明確叫停以GMV(商品交易總額)爲唯一目標的增長範式,要求把經營重心從獲取新用戶調整爲留住老用戶。

彼時戴珊表示,“幫助商家穩大盤、有增長,是我今年最重要的事情。”這可以被視作她對於“定”的理解和執行方式。

戴珊的意圖很快被貫徹到淘系電商的方方面面。以雙11大促爲例,今年天貓進一步簡化規則、降低商家參與門檻和經營成本;同時升級平臺產品和技術,提升商家的數字化、智能化經營能力。用戶側,繼續精簡玩法規則,提升用戶體驗;爲了儘可能減少複雜度,今年的年貨節甚至捨棄了行業通行的“跨店滿減”,由官方直降取而代之。

不過,在戴珊治下,大淘寶也在爲從定到進蓄力。除了貫穿全年的組織升級和降本增效外,最重要的舉措之一是繼續發力內容生態,而淘寶直播又是重中之重。

挖來前抖音帶貨“一哥”羅永浩,是淘寶直播過去半年裡的標杆動作。羅永浩10月底在淘寶開播,雙十一期間銷售額破億,粉絲量突破千萬,成爲李佳琦之後淘系主播的又一位頭牌。12月上旬,曾宣稱絕不帶貨的李誕,也在淘寶開啓了直播首秀。

按照淘寶直播事業羣總經理程道放的說法,“外界能想到的(帶貨主播),淘寶直播基本上都聊過。”請來羅永浩、李誕等頂流,堪稱淘寶直播過去一年的最耀眼成績,也爲它繼續與抖快爭奪直播帶貨蛋糕提供了強力臂助。

國際化方面,蔣凡同樣以“定”爲先。出任海外數字商業板塊一號位後,他把精力主要用在對現有業務的梳理和調整上,既包括不同子業務的管理人員調配,也涵蓋了多個維度的優化升級。

對於以速賣通爲核心的B2C跨境電商業務,阿里推動平臺商家合規化,並讓優質商家獲得更大扶持。對於Lazada、、Trendyol、Daraz等海外電商平臺,阿里進一步放權給本地管理團隊,以減少決策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阿里花費一年時間,基本清理了歷史遺留問題,爲更好地參與海外電商競爭打下基礎。與此同時,阿里出海“定中有進”,也在爲接下來的防守反擊做準備。

今年11月底,阿里在西班牙推出新電商平臺Miravia,上線美妝、女裝、家居、食品等多個品類,APP亦已登陸蘋果App Store應用商店。此前阿里在歐洲市場的主陣地是速賣通,而Miravia的試水提供了新的可能。

本輪組織架構調整中,戴珊和蔣凡所掌管的板塊並未發生人事波動,從側面反映出張勇對於兩人過去一年業績的認可。隨着2023年整個集團從定到進,大淘寶和海外業務在掃清屋子之後,有望獲得更多進攻機會。

C

張勇以阿里云爲切入點,推動阿里從定到進,反映出他對於敏捷組織的新思考。

張勇2015年成爲阿里集團CEO之後,推動“大中臺、小前臺”,也就是用統一的中臺,服務不同板塊的前臺業務,從而讓業務能夠快速靈活地響應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隨後幾年間,阿里一直沿着這一路徑前行。

2021年底提出的“多元化治理”,是這一組織範式的最新發展。彼時張勇表示,希望各個業務板塊能夠以更清晰的戰略藍圖、更敏捷的組織面向未來,真正創造長期價值。

阿里從集團頂層入手,由上而下的變身敏捷組織,本質上是高層放權,讓中層和一線在實踐中打磨出最適應業務發展的模式共識和管理樣態。阿里作爲一家巨型公司,時至今日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創造力,敏捷組織的理念居功闕偉。

但凡事皆有兩面性。充分放權帶來了靈活性,但在某些時候,它也有可能導致決策效率和執行力的降低。尤其在業務遭遇生長瓶頸時,倘若團隊自己找不到破局之道,就需要更高層出手解決問題。

如今,張勇在宣佈兼任阿里雲智能總裁,數小時後就以內部信的方式向全體員工吹風,主旨固然是鼓舞士氣,但也以多次提到“客戶”的方式,間接批評了阿里雲近期的問題。再聯想到張勇此前對於釘釘的密切關注,阿里雲或許將在不久之後迎來大動作。

另一方面,隨着疫情影響逐漸淡去,中國經濟和互聯網產業正在加速復甦。與實體經濟密切貼合的阿里,自然不能坐失機遇。

過去一個多月,隨着防控措施的大幅鬆動,國內社會消費即將進入新的增長曲線,電商行業有望止跌回升。申萬宏源本月初發布研究報告稱,後疫情時代,消費復甦前景明朗,疊加供應鏈擾動減弱;再考慮到監管支持和鼓勵平臺經濟長期規範健康發展,中美審計合作取得進展,看好電商板塊價值迴歸。

國泰君安首席分析師訾猛同樣表示,目前國內正在經歷放開之後的感染高峰階段,社零、餐飲、出行數據出現階段性低谷。但在促消費、穩增長的政策帶動下,前期被壓制的消費需求有望逐步釋放,進入平穩回升的復甦階段。整體消費市場有望在2023年第一季度築底,在第二季度迎來改善。

除了消費復甦外,企業市場的需求也在反彈。IDC預計,隨着企業IT開支恢復增長,未來5年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20%。

站在新週期的起點上,阿里要想充分吃到新紅利,必須讓各個業務進一步融合協同,握指成拳、合力打出新局面。最合適做這件事的,自然是集團一號位張勇;而通過親自帶隊阿里雲這樣的核心業務,張勇也在試圖給集團打個樣,讓阿里在走過“定”字當頭的2022年後,在新的一年裡迅速轉入以“進”爲綱的戰鬥狀態。

從定到進,是阿里2023年的戰略底色。在調整人事和奠定基調後,張勇及戴珊、蔣凡等諸員大將如何制定新策略、新增長點和具體打法,將是阿里在未來幾個月裡的核心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