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頤武:治理“代稱”“隱語”泛化,平臺也要出重拳

來源:環球時報

近日,某短視頻平臺發佈公告,表示要推動算法和平臺治理透明化,引發網民熱議。其中,有人指出,該平臺上稱“錢”爲“米”、稱“死”爲“si”,以及故意出現錯別字作爲代稱或“隱語”已成爲相當普遍的現象,這一現象與平臺的用詞限制不透明有關,應趁此機會澄清並加以治理。對此,平臺明確迴應,用詞限制僅限於需遵循相關法律法規的營銷場景,普通用戶不存在這類限制,所謂“限制”是以訛傳訛。同時,該平臺目前已內置柔性提示,針對檢測到的不規範表達,系統會發提示建議更正。

代稱的使用要考慮語境和準確性兩個方面。客觀來說,拋開語境因素,使用“代稱”或“隱語”指代或稱呼事物的行爲,放在歷史長河中看屬於語言演化的一部分,是一種語言應用與發展的現象,是社會與人類思維發展變化的產物,是約定俗成的,不以個人的意志爲轉移。如對“錢”,在傳統上有人認爲在公開場合談“錢”不夠高雅、不宜直說,因此產生了“泉”“青蚨”等代稱。“死” 也因類似原因被代稱爲“捐館”“捐舍”等。這一方面是對於某些詞所帶有敏感性的避諱和替換;另一方面,在不影響理解的前提下,使用代稱也是一種提高交流私密性或效率的方式,符合語言經濟性原則。

過去,代稱從誕生到爲社會普遍接受,通常要經歷創新、論證、小範圍應用、推廣、標準化等一系列漫長的過程,這也是其準確性、社會接受度較高的基礎。但互聯網的普及帶來了輿論話語權的轉移,讓代稱的演化跳過了論證和標準化,直接藉由網絡的力量開始了推廣。這是造成一些不規範表達擴大、泛化的直接原因。其中有傳統文化中對避諱的延續,但更多的是獵奇求異的流行文化、社交媒體圈層化與追求歸屬感等方面的共同影響。

大量不規範“代稱”或“隱語”泛化,會產生多方面的負面影響。首先,不少“代稱”相當含混不清,是將簡單明瞭的事情曖昧化、含混化,導致交流中形成一些毫無必要的冗餘和累贅,妨礙和扭曲正常交流,不僅沒法在廣域上給交流帶來益處,反而會讓受傳者產生不必要的誤解和聯想,增加溝通成本。

其次,不規範的“代稱”或“隱語”在某些場景甚至會化身爲“切口”或“黑話”,或是將一些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內容通過網絡進行隱秘化的“廣播”,或是成爲不法分子繞過監管、傳遞違法信息的載體。無論哪一種,都會對社會安定帶來危害。

最後,長遠來看,“代稱”過多過濫,會形成不規範使用語言的不良社會風氣。且這一負面影響會藉由短視頻或直播這樣的公衆性渠道迅速擴散,觸達尚未形成健全語言體系的青少年羣體,是對中華語言文化安全的一種侵蝕。

以個人觀察,我國目前對於語言規範化的網絡治理主要依據其內容性質。對於部分表意明確、意義積極、簡單明瞭的“代稱”與網絡用語,官方也會將其用於傳播,以增強傳播效果;對於個人化、人際傳播性質的網絡語言習慣,只樹立正面規範,不做過度強調。而對於網絡上帶有不文雅、粗俗甚至暴力色彩的語言污染亂象,則重拳出擊。如在“清朗·網絡暴力專項治理行動”中,針對網絡暴力易發多發的平臺建立暴力信息識別預警機制和實時保護機制,防止暴力信息傳播擴散。

要真正實現網絡語言規範化,一方面需要網絡參與者提高自律,用更規範、準確的表達形成良性的交流互動大環境。另一方面,平臺必須履行好網絡話語把關人的職責,在現有監督預警機制基礎上強化內容審覈,加快舉報響應,做好不規範語言使用的分級、分類處理,及時評估其影響並更新監管數據庫。行業也應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積極共享內容審覈的技術和經驗,聯合開發新的過濾技術和算法,提高違規內容的識別和處理能力。(作者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