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都吃不胖」這件事,不存在的
鑑於我們大部分人的世界除了發福之外沒有容易二字,所以偶爾跳出來幾個人嫌自己太瘦還怎麼都吃不胖時,就顯得格外討厭。
比如我的一個高中男同學,身高175cm,體重50kg,腰圍吃飽了量才1尺9比我還細,上哪兒說理去?
「抱怨不長肉」雖然聽着欠揍,但還真不是凡爾賽。
講真,減肥難,增肥也不容易。
首先,瘦子本來就很難長肉;其次,就算長了也很難保持住。
之前BBC紀錄片就做過一個增肥實驗,找了10個瘦子,每人每天必須吃5000大卡的食物(人體每天正常所需能量大概爲1800~2000大卡),甜點炸雞不限量還不許運動。
這樣過了一個月,所有人都胖了;但是實驗結束的一個月後,所有人又都水靈靈地瘦回去了。
排除吃不上飯的特殊情況,人的胖瘦體型是基因決定的,所以還真不是「多吃點就行」的事兒。
瘦子想變胖就和胖子想變瘦一樣,說多了都是淚啊。
圖片來源:小紅書 @子子Niki
被叫「麻桿」、「細狗」當然會不爽,更重要的是除了社交上的尷尬之外,太瘦其實也不健康。
一項涉及360萬人的研究發現,BMI<18.5的全因死亡率(即所有死因的死亡率)與BMI>35的幾乎一樣高。
在基因面前,雖然人類的意志和努力很多時候都沒啥用,但並非完全無解。
至少在增重這個問題上是這樣的。
就算再瘦,還是有救。
圖片來源:小紅書 @是小靈姐姐 o
一般來說,飲食跟體重有直接關係,而「認爲自己能吃」大概是瘦子們最大的錯覺。
我觀察過身邊一些天生身形纖細的朋友,平時食量真的不大,容易飽,一旦吃飽了就一口都不會再多吃(可能小鳥胃本身也塞不下多少東西);
而且他們一般也不嘴饞,更不會暴飲暴食。
或許有的人爲了增肥每天也很刻意地使勁吃了,但實際上還差得太遠。
不服的話來感受下別人的一人食
這是一個體重90kg級別的健身er一頓正餐的量,每天3頓正餐之外還有3頓加餐。
體重是他一半的人飯量也能達到一半嗎?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JackyLiang
世界上沒有「吃不胖」的瘦子,只有「吃不夠」的瘦子。「攝入>消耗」,就是增重鐵律。
蛋白質是肌肉生長的原料,碳水提供主要的能量來源,脂肪負責儲能,如果長期營養攝入不足且存在熱量缺口,體重怎麼可能漲呢?
現在網上這種「卡路里/營養素建議攝入量計算器」很多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運動量以及期待目標來算出自己該怎麼吃的具體數字。
總之要想有效增肌增重,每日飲食必須要量化而不是依賴「我已經吃得不少了」這種主觀感受。
理想狀態下,餐餐都應該選擇營養密度高且營養均衡的健康食物,但問題是如果只吃水煮雞蛋、雞胸、西蘭花、南瓜、糙米的話,一般人好像也吃不下多少,更堅持不了多久。
所以爲了保證正常的食慾以及足夠的熱量盈餘,適當吃一些垃圾食品也是可以的。畢竟對於增重大計來說,把「飲食總量搞上去」纔是最重要的。
當然了,僅靠狂吃糕點甜食炸雞薯條漢堡來漲秤是不靠譜的,毫無營養不說,熱量也穿腸過,還容易得三高。
除了要「堅持多吃」之外,建議把每日飲食拆分成5~6頓,這樣效率會更高。
「6頓5分飽」攝入的熱量肯定比「2頓12分飽」要高對吧?
很多人說自己幹吃不胖,很可能是高估了體重的增長速度。
足夠的耐心是必須的,實際上每2周能增長1%的體重就算是比較不錯的進度了。
以目前體重50kg來計算,5個月之後就能漲到55kg,這樣外形已經會有顯著的變化,而且平穩緩慢的體重增長也能保證不會增加過多的脂肪。
就算體脂率偏高了也不要緊,有了足夠多的腱子肉之後再刷脂就行。
圖片來源:小紅書 @懶羊羊不懶-
不過話又說回來,確實有一些瘦子無法通過純吃吃胖。
擁有「外胚型」基因的人絕對是天選之子,吃得多出1成,代謝會跟着變快3成。不僅體重漲不上去,甚至有可能越來越瘦。
這種特殊的體質會讓身體認爲你不需要積累更多的肌肉和脂肪,因此會千方百計把「不需要」的營養消滅掉。
外胚型(左):身軀四肢修長,肩膀臀部較窄,
脂肪少,較難長肌肉
中胚型(中):肩膀寬,肌肉結構結實,
力量較好,容易長肌肉
內胚型(右):軀幹四肢短而結實,髖部寬,
肌肉組織柔軟,容易儲存脂肪
要想破局,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讓身體認爲你現在很缺營養」。
怎麼做呢?勞其筋骨。
人的身體是很聰明的,一旦發現你在「過苦日子」警惕性就上來了:這樣下去還不得瘦死?
爲了讓你「活下去」會分泌大量飢餓激素催你吃東西,攝入的營養也會想方設法幫你留住。
重點來了,「虐」自己得搞「力量」,千萬別「有氧」。
特別是不能長跑,這種持續時間較長的運動對增加體重沒有幫助,還會因爲消耗過大而掉秤。
就目前來看,最靠譜的增肌增重訓練就是負重。
瘦子想要儘快顯壯,優先把胸、背、腿等大肌羣練起來
肱二頭肌、腹肌這些先不着急。大肌羣沒練出來,小肌羣再發達,整體看起來還是細的。
三角肌雖然是小肌羣,但可以前期就練。肩膀如果有了,整個人也能看起來大一號。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負重訓練必須足夠重纔有效,肌原纖維的生長需要極限強度的訓練才能得到刺激。
所以訓練時能咬牙撐住就別輕易放棄,「泵感」不明顯就是沒到位。如果不拼盡全力,練一年恐怕也不會有什麼質的飛躍。
訓練結束後身體消耗較大,需要及時補充能量,吃兩根香蕉/啃一個饅頭都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說一下所謂的「吸收不好才胖不起來」。
其實真正存在這種情況的人並不多,有沒有問題以醫院腸胃病科的檢查結果爲準。
前面已經說了,增重的唯一途徑就是讓每天的熱量攝入>消耗。如果沒有這個作爲前提,吃什麼都不好使,所以一些調理腸胃的保健品和苦湯子也大可不必嘗試了。
某些疾病(比如甲亢、癌症等)也會導致人消瘦。
還是一句話,先去醫院查查,不要全憑主觀臆斷。
綜上所述,長肉並非是不可實現的。
絕大多數的瘦子之所以瘦,就是因爲本身體質的原因(代謝速度很快的「外胚型」)再加上日常熱量攝入偏低以及沒有擼鐵習慣而已。
圖片來源:小紅書 @周泓都
「多吃+多練」就是有效的增重方法,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人的體重在自然狀態下總會趨向於維持在一個穩定區間(也被稱爲「體重調定點」),一旦偏離這個範圍,身體就會啓動各種代償機制,直到體重重新變回去。
理論上增重成果能保持5年,新的「體重調定點」才能形成。
難的是什麼?不是一餐多吃、一日多吃,而是日日多吃、年年多吃。當吃東西變成了KPI,不餓的時候也得按計劃表硬塞,也就沒啥樂趣可言了。
這何止是辛苦,簡直是痛苦。沒有足夠強大的決心和執行力,根本不可能成功。
有時候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
我們眼中的「基因彩票」,或許於他人而言就是實實在在的煩惱。
都知道「你好胖」不該說,其實「你好瘦」有時候也不是一句好話。
各有各的難,互相多理解吧。
PS:本文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
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撰文/策劃:是個茬子
排版:kiki
監製:Ga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