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產上虧本這件事,國央企也逃不過

1月31日晚,A股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收官。

其中,航空股、房地產股成了虧損重災區。

遙想去年,一批A股房企上演“變臉秀”,像泰禾、中南建設、榮盛發展,業績預告一度顯示盈利,修正後變爲大幅虧損,因此遭到監管部門重點關照。

今年明顯態度變了:不裝了, 我攤牌了。

截至1月31日收盤,據Wind統計,發佈了業績預告的約68家企業中,40家爲虧損狀態,佔比近六成,其中有14家爲首度虧損。

名單裡除了有早已躺在ICU的爆雷民企,國央企背景的格力地產、首開股份等也難以倖免。

不過,在整體業績斷崖式下滑的同時,部分企業斷臂求生的效果也得以顯現,比如剛剛重組成功的華夏幸福預計扭虧爲盈,綠地控股仍保持着正向盈利。

最早一批爆雷的房企,基本面仍未好轉。

去年中報季成爲“虧損王”之一的藍光,現在仍被釘在恥辱柱上。

藍光發展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22年歸母淨利潤虧損219.37億元,較去年同期138.34億元的虧損額擴大58.6%。

藍光還預計2022年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爲-208.21億元,根據監管規則,如果淨資產爲負值,退市的紅燈就會亮起。

同樣爆雷的區域房企,如榮盛發展 、陽光城、泰禾、中南建設等,虧損的雪球也越滾越大。

陽光城預計歸母淨虧損80-110億元,去年同期的淨虧損爲69.52億元;榮盛發展預計2022年歸母淨虧損爲190-250億元,同比擴大4倍以上。

嘉凱城、天房發展、泛海控股的經營數據則有所好轉,三家公司2022年預計虧損幅度有所收窄。

還有一批企業首次步入虧損行列,據不完全統計,去年由盈轉虧的房企共有14家。

民企中,金科股份的數據最爲扎眼,預計2022年度歸母淨利潤虧損95-190億元,而2021年同期正向盈利36.01億元,相對穩健。

2022年全年,金科可以說是麻煩纏身,銷售業績滑坡,且深陷債務泥潭和股權爭奪戰,導致基本面不斷惡化。

一衆國資背景的房企也向市場丟出“重磅炸彈”,公告顯示,華僑城最高預虧110億元,大悅城、格力地產最高預虧逾30億元,首開股份最高預虧15億元。

潮水退去,發現裸泳的人更多了。

剛官宣完成49.6億美元債重組的華夏幸福,是去年A股房企業績中爲數不多的“正面例子”。

華夏幸福稱,2022年業績將實現扭虧爲盈,歸母淨利潤爲11-16億元。

這主要歸功於債務重組進展而確認的債務重組收益(非經常性損益),官方信息顯示,華夏幸福逾2000億的金融債務重組已完成八成。

不過,扣除這部分非經常性損益影響後,華夏幸福本報告期經營業績仍爲虧損。且華夏幸福還透露,公司正在就資產出售與交易方進行磋商,這意味着,不排除資產出售後業績會有“變臉”可能。

一批小型房企,比如大名城、冠城大通,今年也將實現扭虧爲盈,主要是計提存貨減值的影響大幅減少。

另外,截至1月31日的數據,僅有5家房企連續兩年維持正向盈利。

民企中,新城控股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爲6.3-37.79億元,同比減少70%-95%。

國央企中,保利發展最早公佈業績,去年營收2811.1億元,歸母淨利潤爲180.03億元,在行業中仍是”領頭羊“。

其次是招商蛇口預計歸母淨利38-46億元,綠地預計歸母淨利在20億元左右。

這三家企業雖然能維持較大的業績體量,但歸母淨利潤下滑了33%-68%不等。

中交地產也實現了微弱盈利,預計歸母淨利潤3450萬元,但扣非後歸屬股東淨虧損2.22億元。

雖然行業緊繃、自身營收盈利能力也連年下降,有個“富爸爸”的中交地產行事仍然彪悍,不僅在土地市場大肆揮金、還慷慨地爲底下的多家子公司提供財務擔保。

談到虧損的主要原因,房企們口徑都很一致:

一是,受房地產市場週期以及新冠疫情影響,公司項目去化緩慢、結轉量也在下降。

這在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就已有所體現,2022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4.3%,房企開工量下降39.4%、竣工量下降15%。

同時,因爲項目受結轉項目及產品變化的影響,結轉毛利率下降。

首開股份就提到,報告期內結轉的,多爲2018年至2020年市場高位時期的高溢價地塊,這部分項目後期售價偏低,對毛利率水平造成影響。

二是,去年多數房地產企業因經營壓力,繼續加大存貨、投資性物業、長期股權投資等資產減值準備計提力度,從而影響當期淨利潤水平。

格力地產提到,2022年,預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5.80-18.96億元,預計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下降5.37-6.45億元。

債務也是逃不過的一環。

陽光城稱,本年度經營業績虧損值較2021年度有一定增加,主要原因有:1.相關融資本金使用期限延長,利息費用化金額增加;2.匯兌損失增加,導致財務費用增加。

泛海控股因大量債務違約進入訴訟程序,報告期內根據訴訟判決計提利息、罰息或履行金,導致公司整體資金成本上升。

另外,還有房企被其他業務絆了一跤,比如嘉凱城的影視放映業務、華僑城的旅遊業務去年需求疲軟,從而影響整體營收。

從去年開始,支持房地產行業穩定健康發展的政策陸續出臺,但政策落地以及向市場的傳導需要一定時間,市場期待的業績回暖暫未出現。

尤其對於身在雷區的房企,利好還沒惠及自身時,已經走到資不抵債的階段。

藍光也有自知自明,它提到,企業債務危機導致品牌受損,已完工開發產品房源和在建與待建開發項目,未來很可能仍難以實現項目獲取時的預期。

有觀點依然樂觀認爲,部分房企在充分釋放風險之後,後續有優質項目結轉可以提升業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