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看不起”孩子,毀了子女的前途還不自知

作者:主創團·牧青野

你是否也曾對孩子說過這些話?

“我就知道你會這樣!”

“我早就給你說過……”

“你再這樣,我就不想管你了。”

“閉嘴,按照我說的做就行。”

“你是白癡、廢物嗎?什麼都做不好!”

樊登曾分享過一段話:做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看不起自己的孩子。

孩子是敏感細膩的,當父母用打壓、指責、控制去表達自己瞧不起孩子的心理時,孩子分分鐘都能感受到。

而且這種“看不起”中透露出的“你不行”、“你很差勁”、“你不如我”……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他們不說、不反抗,不代表不懂。

他們只是在盼望自己什麼時候可以長大,什麼時候能離開家,什麼時候能不用聽父母的話。

如果不想等孩子羽翼豐滿後,才發現孩子早已和我們漸行漸遠,請記得這三句話:

不妄言:

父母的隨意指責

是對孩子最大的不尊重

看到一個醫生分享的案例,十分揪心。

一位媽媽帶着她剛讀初中的女兒來做諮詢。

她說,當初爲了讓女兒上一個好學校,她花了很多心血。

但她女兒就像一夜間變了個人似的,從上初二的第一次月考開始,不但成績一落千丈,性格也變得十分奇怪。

她一說話就頂嘴,只要不順着她的心意來,就用裁紙刀割手腕。

每次看見女兒血淋淋的胳膊,她又心疼又生氣,好幾次都胃痙攣到差點昏厥。

在和諮詢師溝通的時候,她一直在重複強調:

“我現在說啥都是錯,做啥都不合適,一個不小心就又刺激到她了。”

“我想不通她怎麼變成這樣了?”

等諮詢師和女孩聊完後,才找到原因所在:

原來,女孩上了初中後,第一次考試成績不太理想,媽媽沒有去找原因,而是直接指責女孩不夠努力。還轉頭給她報了很多培訓班,一遍遍唸叨花了很多錢。

爲了應付媽媽,女孩只能假裝努力,每天把筆記抄得整整齊齊。

到了初二後,她的成績依然不理想,她嘗試和媽媽溝通,可只要她一開口,媽媽就來句:“別總說些沒用的事!”

醫生還提到一個細節:

諮詢結束後,女孩媽媽準備請諮詢師去吃飯,旁邊的女孩只是說了句她這會還不想吃,媽媽立馬罵道:

“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你這樣以後誰會願意和你交往?”

之前和諮詢師聊得還很開心的女孩,聽媽媽說完,衝出一句:“你想吃你自己去吃!”之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而女孩媽媽,站在那裡喋喋不休地抱怨女兒每次都這樣反覆無常,甚至直接說女兒就是自私。

《正面管教》中寫道:“父母言行背後的感覺,比父母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更重要。”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指責帶給他們的體驗,肯定不會是尊重和平等。

當他們從父母的語言中,感受到的是羞辱和否定時,孩子肯定不會願意和父母合作。

不妄擾:

父母的過度控制

是對孩子最深的傷害

朋友是中學班主任,他的一個學生,平時成績很不錯。

沒想到中考意外逆襲了將近20分,更是以他們學校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當地最好的高中。

本來是件好事,孩子也很開心,對老師說自己會繼續好好努力,爭取考上理想的大學,去實現自己的科研夢想。

但她父母卻堅決要讓孩子以後當老師。在孩子表示拒絕,並提出自己的想法後,她父母卻說:

“當老師多好?工作又穩定還有寒暑假,你一個女孩,瞎想什麼科研?”

“我辛辛苦苦養你十幾年,你現在翅膀硬了,不聽我們的了是吧?”

朋友說,他的這個學生,平時父母就管得特別嚴,做什麼都要按父母的要求來,但孩子性格比較溫順,所以一直也沒太反抗過父母。

可孩子現在已經進入青春期了,他很擔心要是父母再這麼強勢下去,要麼會激發出孩子更大的逆反心,要麼會讓孩子反抗不過開始向內“攻擊”自己。

心理學中有一種“心理偏盲”現象,指的是人們在評價一件事時,通常會依賴於自己的主觀思維和價值感。

有些父母,總覺得自己的想法和決定對孩子是最好的,總認爲孩子什麼都應該聽自己的。可卻忘了我們的經驗和經歷,對於現在的孩子太有限了。

知乎上有網友發帖吐槽,說自己家裡幾輩子都是生活在小縣城的普通人,沒出過一個大學生。

沒想到祖墳冒青煙,他兒子以高考前幾的成績考入了國內頂尖大學。讀大學時,更是提出想要繼續讀研,還說以後要去國外讀書,也和家裡說清楚了學費會自己想辦法。

但他問了一圈親戚後,開始擔心兒子一直讀書,年齡大了不好找工作,還擔心兒子以後要是越考越遠,不想回來了怎麼辦。

評論區有人犀利回覆:

“這孩子是你們家幾輩人中最有出息的一個,他的見識絕對在你們之上。你只需要閉嘴,什麼都不要干涉就行了,剋制住你那無處安放的指點欲,比什麼都強。”

教育家簡·尼爾森認爲,在孩子做決定時,除非原則性的問題,否則不要太乾涉孩子的決定,因爲他們要在“爲自己的負責”中,逐漸找到價值感和歸屬感。

沒有誰能一眼勘破孩子的命運,不要去過度干涉孩子的所有選擇。畢竟,無論孩子的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性,終究是要他們自己一點點去走。

父母唯一的使命

是做好孩子生命的旁觀者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感受?

當你不再評判、不再指點的時候,你靜下心來觀察,突然就會發現,孩子身上有很多地方都是命中註定的。

那些內向的孩子,長大後依然內向;那些調皮的孩子,長大後依然鬧騰……

分享一件小事:

我剛當老師時教過的一個學生,那時候她媽媽經常吐槽女兒太內向了,不愛和人交流,老自己呆着看書,啥都藏心裡不說。

爲了鍛鍊孩子,她媽媽讓這個女孩報考了播音主持專業。

畢業後的她,從事的工作也都是類似主持、教師這種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工作。

可這些工作,她沒有一個堅持下來,反而是過了很多年後,重新拿些筆,從事起了她最愛的寫作。

芒格曾說:“我覺得孩子生下來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作爲家長,我只是旁觀者,我只能接受,因爲結果沒有辦法改變。”

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個故事:

一位畫家媽媽在孩子們小的時候買了很多書,但她不會刻意買某一類型的書,而是根據孩子的興趣去買。

女兒喜歡小動物,她就給女兒買了很多動物的書;兒子喜歡科學,她就成套地給兒子買科學書。

有時候孩子的口味突然變了,開始喜歡漫畫了,她就買歷史漫畫書,買文學漫畫書……

而且,她也不會刻意追着給孩子額外佈置任務,只在孩子聊起某一本書時,盡力找資料,爭取把話題繼續下去。

兩個孩子長大後,依然延續了小時候的愛好,選專業時也選了愛好相關的專業。

朋友問她,爲什麼不培養孩子畫畫?她說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和選擇,她尊重孩子,也相信孩子。

很喜歡心理學專家黃仕明老師的一段話:

我們常說要接納孩子,並不是要接納孩子的某個行爲,而是要接納孩子心靈的不同面相。

當我們成爲了孩子的同盟,而不是孩子的敵人,我們才能擁有機會、擁有能力,去引導孩子外在行爲的改變。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權威,也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權威。

如果只是強制孩子順從父母的權威,即使結果如我們所願,也會讓孩子對權威產生恐懼。

當恐懼積累得足夠多,孩子就會想要逃離。

如果你也經常忍不住想要指責、控制孩子,可以試試這樣做:

1、換一換你的語言:不用“總是、從不”下定義

當想要指責孩子總是怎麼樣,或從不怎麼樣時,我們可以先停下來,回想一下孩子是否真的和你說的一樣,每一次都是這樣嗎?

如果不是,那我們就可以換一種說法,讓表達更加理智和具體。

比如:“孩子只是沒有按我期待的那樣做”;

“孩子只是那件事沒有做對,但大多數情況下都做得很好”;

“我只是在把情緒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但其實孩子已經做得很好了”……

2、換一換你的思路:把指責和控制轉變爲尋找解決方法

有句話說,用指責來懲罰孩子,關注的是過去;而和孩子一起找出解決方法,關注的則是未來。

當孩子做錯了事,可以試試把“你”換成“我們”。

比如,把“你爲什麼要做錯”換成“我們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

把“你爲什麼不聽我的”換成“是不是我的方法不太好?我們一起想點其他更好的方法”……

3、換一換你的角度:不讓孩子進入自主“怪圈”

我們在養育中,大都很容易陷入一個“怪圈”:

小時候不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做選擇,總是因爲擔心、着急、焦慮,控制不住地想直接插手包辦。

等孩子長大了,如果他變得怯懦、猶豫、不自信,就怪孩子沒有擔當,沒有決斷,沒有責任感;如果他不願意再被控制、被決定,就又怪孩子不像小時候一樣聽話,太叛逆……

孩子的責任和擔當,是在一次次的被允許和嘗試中,在真實的體驗中去學習成長的。

父母越不信任孩子,越不給孩子自主的機會,孩子就越難真正地“長大”。

紀錄片導演周軼君曾說:“人世間的爭奪,到最後都是一場幡然醒悟。人需要對自己有所限制,這就是所謂的自律。”

父母最好的自律,就是隻做孩子生命的旁觀者。

不妄言指責孩子,不妄擾干涉孩子。

每個生命都是在野蠻生長中獲得力量,每個生命也都有它自己的命運。

我們做父母的,盡力去給他們創造環境,做一點點必要的引導,然後只需站在一旁,就會看到:

花自然會成花,樹自然會成樹。

你要相信,父母的祝福、尊重、信任,一定是給孩子最好的願力!

與各位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