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的花花世界 細說部落神話

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推廣民族植物,在園區內廣植原住民傳統植物,並製作中、英、排灣「3語標示牌」,讓更多人認識。(潘建志攝)

臺灣有16個原住民族羣,各自有不同的生活風俗及文化,在植物上使用或是文化意義上自然也有所不同,有些植物在某族羣具有神聖性,代表某族羣的精神,甚至在神話故事中佔有一席之地。有的植物則在不同族羣間,有不同意義或使用方法,非常有意思。

例如百合花魯凱族的族羣精神標誌,象徵勇士的勇敢與少女的純潔,同時代部落社會的秩序倫理,只有獵到一定數量山豬的勇士,及保持貞節的少女才能佩戴。石滬蘭則是鄒族特富野部落神聖花卉,相傳遍植在天神居所附近,所以部落最神聖的集會所也會種植。

荷蘭時代傳入的聖誕紅,對邵族男子能力的象徵,節慶時能找到愈大的花代表能力愈好。芭蕉排灣族被認爲是「惡靈」的食物,但家中小孩發燒不退時,反而會去採集芭蕉樹葉讓他當牀墊來睡,認爲如此具有退燒效果

九芎黃荊則是排灣族和魯凱族的情柴,青年看上喜歡的女孩時,會採集九芎或黃荊,成捆送至女孩家前阿美族則是拿黃荊葉片,做爲產婦產後泡澡用。山芙蓉對鄒族來說,認爲它飄散時不要靠近,因爲是山的精靈聚集;阿美族則是拿它的花來做產婦產後美白;南排灣族則是取它的皮來製作綁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