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凱文當推手 TA臺灣創速 放大新創能量
臺灣創速管理團隊接受專訪,圖左起合夥人張右承、合夥人胡恆士、合夥人顧及然、創辦人餘凱文及合夥人胡碩勻。圖/王德爲
TA臺灣創速實績
臺灣近年來友善新創事業的環境,育成中心、共同工作空間林立,到處可遇創投經理人,然而可以像TA臺灣創速的「早期育成+創投」加速器(Accelerator),採取美國專門投資種子階段初創事業的創投業者Y Combinator作法,屈指可數。
TA臺灣創速成立於2017年,從DAY 1(開門第一天)就依循國外行之有年的模式:公開徵選新創團隊並「入選即投資」,投資所有入選團隊,資金會在創速計劃開始之後就投入,同時取得初創公司的股權,「我們是臺灣第一家這樣做」,TA臺灣創速創辦人餘凱文說,這一年多來的實際執行,投資的13家初創事業公司估值成長4倍、投資回報率(IRR)211%,還辦了一場國際規範的「臺灣電梯簡報大賽」,接近美國加速器的績效成果。
餘凱文本身創業經驗相當豐富,曾爲自己公司和多家新創企業籌融資超過3億美元,現在是投資人關係(IR)服務公司MZ麥盛企亞的共同創辦人暨董事長,近20年來協助體檢過的企業不下數百家,雖然如此,以他一個人的力量,是做不出今天TA臺灣創速的這般成績,TA臺灣創速的合夥團隊組成,決定了一半的成功。
TA臺灣創速的合夥團隊由余凱文在朋友圈裡找的,能被邀請加入的原則有幾項,例如自己要有自己的事業,因爲「想培育新創,自己更不能餓死」,各自的產業背景要多元化、避免利益衝突;要對投資對象是「早期初創」有絕對的認知,特別重要的是「『熱心』一定要有!」,TA臺灣創速合夥人顧及然指出,臺灣新創團隊多數是技術強項,在行銷、人脈和資本市場並不熟悉,因此輔導業師要協助技術商業應用的同時,需要提供更多新創團隊所缺乏的資源,這都要靠TA合夥團隊的熱心提供。
舉例說,TA合夥團隊規劃被投公司直接面向國際市場,包括接觸國際投資人,參加EPiC國際大賽等,務求在Investor Day前做好充分及紮實的準備,因此英文簡報和溝通能力十分重要,偏偏這也是臺灣團隊輪給新加坡、香港的先天不足,於是透過TA合夥團隊的人脈和英文教育機構Tutor ABC尋求合作,特別獲得團隊外文輔導的機會。
TA臺灣創速的合夥團隊,目前成員有餘凱文,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鬍碩勻,資訊科技供應鏈專家德籍Danny Christ,NASDAQ證交所經理人及上市顧問美籍Enzo Villani,精彩創意公關公司創辦人及臺北電臺主持人胡恆士,數位行銷高手、愛上新鮮i3fresh之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張右承,國際總裁菁英書院院長、海爾集團臺灣開放創新中心戰略總監顧及然,愛爾達科技暨電視創辦人程智誼,國際基金管理投資長、連續創業家加拿大籍Richard Kang,KPMG安侯法律事務所合夥人暨資深顧問孫欣,諮羣設計顧問Investec的創辦人兼設計總監湯友儀,創投公司KLM Capital前投資總監呂泳聰。
餘凱文表示,TA臺灣創速是國際加速器的臺灣版,一年多來的經營情況和投報率證實在臺灣是可行的,而從合夥人們爲此忙碌不堪,顯示臺灣市場有極大的需求,大夥研商應爲TA臺灣創速募集第一支專業基金,約1.5億美元的規模,邀請LP一起強大投資動能,「臺灣需要10個TA臺灣創速!」,放大創新暨投資能量,從臺灣到全亞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