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陸鏈風險高 美商採購轉向印度
印度已成爲企業取代中國的選項之一,愈來愈多美國企業擔心從中國採購或在中國進行製造會承受更多風險,傾向轉往印度。(新華社)
根據最新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企業憂心中國供應鏈的風險更高,包括在中國採購原材料或選擇中國供應商等,因此寧願選擇在風險較低的印度進行採購。
綜合外媒報導,由India Index委託英國市調公司One Poll進行的調查顯示,在500名受訪的美國企業高層當中,61%在選擇供應商時,若中印供應商都能製造出相同的原料,寧可選擇印度的企業。56%的受訪者希望未來五年能由印度滿足其供應鏈需求,而非中國。
此外,59%的受訪者認爲,從中國採購原料「具有一定風險」或「非常具有風險」,對印度有相同看法的受訪者比例則爲39%。不過,也有至少25%的高階主管表示目前不會從中國和印度進口商品。
儘管前景樂觀,美國企業仍對印度作爲供應鏈的能力抱持謹慎態度。55%受訪者認爲,在印度採購貨品存在品質問題,48%擔憂有交付風險,48%擔心有智慧財產權被盜用的風險。
India Index 執行長卡帕迪亞(Samir Kapadia)受訪時表示,企業將印度視爲長期投資策略,而非避免關稅的短期措施。但他認爲,想要將供應鏈完全從中國轉移出去是不可能的,因爲「中國永遠都是美國供應鏈戰略的基石」。
另一方面,歐洲執委會近日首次宣佈經濟安全戰略,將在對內和對外投資兩大方面保護自己的科技不外泄到「憂慮國家」(countries of concern)。該文件雖未點名任何國家,但內文提及與「可靠夥伴」合作和「降低風險」,被外界普遍解讀該戰略的矛頭直指中國。
該文件顯示,歐盟首次將安全與貿易連接起來,提升到戰略的高度。路透認爲,中國在綠色科技和關鍵礦產的生產方面占主導地位,以及其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受到歐盟更多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