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基礎、有支撐、有保障!國家發改委:有信心完成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

每經記者:張宏 每經編輯:廖丹

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佈廳舉行經濟主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綜合分析,我們制度有優勢、市場有潛力、企業有活力,更重要的是,我們有直面風險挑戰的勇氣、有解決問題的底氣,今年實現5%左右的目標有基礎、有支撐、有保障,我們對此充滿信心,可以說是“關關難過關關過,前路漫漫亦燦燦”。

會後,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同志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黨中央、國務院把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爲5%左右,我們理解,這個目標是在統籌當前和長遠、需要與可能的基礎上綜合平衡確定的。”

國家發改委:有信心完成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其中,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

設定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有何考慮?

“黨中央、國務院把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定爲5%左右,我們理解這個目標是在統籌當前和長遠、需要與可能的基礎上綜合平衡確定的。”每經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獲悉。

今年5%左右的目標能否實現?

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同志告訴每經記者,從目標銜接看,這一目標與近幾年經濟增速,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均作了充分銜接。

從客觀需要看,無論是穩就業、防風險、惠民生,還是應對外部環境複雜變化,持續提升國際競爭力,都需要5%的經濟增長作爲支撐。

從支撐條件看,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果斷部署,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政策效應將持續顯現,今年宏觀政策效能也將持續釋放,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打下紮實基礎,加上宏觀政策還有充足的空間,宏觀調控的手段和經驗更加豐富,這些都將爲實現目標提供支撐。

“正如鄭柵潔主任所講,當前經濟運行還面臨一些困難挑戰,但都是前進和發展中的問題,我們有信心完成5%左右的目標。”

專家:財政花錢不是爲了追求投資規模,而是要強調投資的有效性

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如何實現?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採訪時表示,“實現經濟目標要靠增加赤字。2025年,政府赤字率定爲4%,赤字規模爲5.66萬億,比上年多了1.6萬億。另外,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1.3萬億,比去年多了3000億,特別國債5000億,支持大行補充資本金。加總一下,今年中央財政要比去年多花2.4萬億,而這並不包括地方政府增支部分,地方政府今年也安排了4.4萬億專項債,這4.4萬億當然不是全部用來花的,地方政府需要還舊債,需要增加社保開支。所以,預計地方政府的財政開支水平能夠比去年增加2萬億—3萬億。那麼,總體上,2025年央地兩級政府將多花大約4萬億左右的錢來發展經濟。”

4萬億財政增幅多嗎?盤和林認爲,這一增幅其實是相當理性的,“財政花錢不是爲了追求投資規模,而是要強調投資的有效性,錢有限,好鋼用在刀刃上纔是解決問題的最終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