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石網絡發佈自研大模型,AI+開放生態能否突圍智能家居市場?
6月27日,螢石網絡(688475.SH)對外發布了自主研發的垂直大模型——螢石“藍海大模型”及以AI爲核心的新一代架構螢石HomePlayOS。
螢石網絡由海康威視獨立而來,從攝像頭起家,主要針對家居場景,提供智能家居硬件+物聯網雲平臺服務。用戶在購買攝像頭等產品後,可以爲雲端的錄像回看等更多服務付費。公司同時提供C端(消費端)和B端(企業端)服務。
最新財報顯示,螢石網絡2023年營業收入48.4億元,同比增長12.39%,其中作爲軟件服務的“物聯網雲平臺” 的收入增幅比硬件產品更高,AI也是現階段其重點關注領域。
據界面新聞了解,螢石藍海大模型是面向物聯場景的具身智能大模型。目前,公司正在依照法律法規要求,履行相關算法的安全測評、備案等手續。
螢石雲智能算法總經理程戰戰認爲,通用的大模型技術屬於互聯網大模型,天生缺少與設備的交互,不具備具身記憶,端雲協同能力也存在明顯短板。爲此螢石更聚焦於空間級的具身智能。
所謂空間級的具身智能,就是能夠感知世界空間信息,處理多模態數據,進行精確識別與理解,最終規劃指導設備做出響應。這也要求大模型擁有體系化的AI能力,覆蓋從設備感知到設備執行全鏈路,接入的設備多種多樣。
在螢石所處的智能家居領域,AI將帶來交互上的改變革新,這也是螢石認爲未來有機遇的方向。
“今天大家更多關注人與設備之間的交互,但很少關注設備與設備之間的交互,但這是必然會發生的。比如客廳的攝像頭知道人們吃完飯了,能自動聯動掃地機器人去工作,硬件的智能水平也有機會提升。”程戰戰對包括界面新聞在內的媒體說道。
但在智能家居物聯網這個領域中,螢石有大量強勁的競爭對手。包括百度、阿里、華爲、小米等等,大廠也在將自己的大模型能力應用到智能硬件設備上。
比如小米以“米家”爲入口,用“投資+孵化”的方式,已經建立了智能家居產品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截至2024年3月31日,小米AI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不含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及平板)數達到7.86億。
而華爲的鴻蒙生態設備數量已經超過9億臺;百度背靠文心一言大模型,小度也已經成爲了千萬級智能家居的中控入口,其智能家居生態連接設備數超過2億臺。
數據機構IDC預計,2024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互聯平臺接入比例將達76%,AI融合智能家居趨勢下,所有勢力都在搶佔萬億級智能家居市場陣營。目前,螢石已經積累起了一部分的規模體量,也有自己的側重方向,但在設備接入數量、產品類型豐富度等方面仍需要向頭部廠商發起追趕。
“智能家居場景肯定不僅僅只是一個音箱,數據一定是多模態的,需要支持其他的場景,與其他設備有聯動的過程。如果只做一個單點的某方面能力,設備互聯肯定是不夠順暢的,智能家居的體驗也不會好。”螢石雲系統架構負責人明旭談及當前競爭市場所存在的痛點時表示。
開放生態佈局是螢石下一步的發力方向。大模型帶來革新,但也讓企業面臨新的挑戰,比如開發AI應用變得更復雜,同時還要應對大模型巨大的使用成本。
爲此,螢石提供了以AI爲核心的新架構螢石HomePlay OS。通過提供智能代理及以視覺爲主的AI能力,讓開發者可以快速、靈活、低成本的方式,解決大模型應用門檻的問題,開發自身智能場景或應用。
明旭認爲, “OS”意味着螢石並不希望所有業務都由自身完成,而是將能力開放給開發者,與開發者共同建設,落地個性化的智能服務。
隨着大模型能力的不斷提升,語音、視覺及感知交互能力也將有進步,未來AI技術還將滲透到更多的智能家居產品中,行業競爭也會越發激烈。押注垂直大模型和開放生態的螢石能否突出重圍,還要接受市場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