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厄夢娃娃屋》 經歷真實與異想的雲霄飛車

圖文/鏡週刊

許多年前,一對姐妹母親搬去位於荒郊野外的新家,那個不安寧、甚至殘酷血腥的夜晚,成了揮之不去的夢魘

曾以《極限:殘殺煉獄》豔驚(嚇壞)恐怖影壇法國導演巴斯卡勞吉哈,在《厄娃娃屋》這部英語片裡借用了許多老元素:孤立的兇屋密室、惹禍上身的無心玩笑、畸型巨人變態殺人魔、受害的女性、兒時傷痛、以及從《再生人》《鬼娃系列》到《安娜貝爾》都玩不膩的人偶娃娃。

然而就像片中不只玩偶做得像真人,真人也被妝得像玩偶。真假之間,相互對照、模糊界線到跨越混淆,纔是真正的趣味所在。尤其姐妹倆其中一個日後成了作家,這個極需想像力觀察力行業,比一般人都要懂得榨取自己的傷痛、焦慮和秘密。如此一來,筆下故事和夜半惡夢、可怕回憶,或因主客觀視角變化,或因編導刻意的反轉,而對改變現實或耽溺幻想,提供了悲傷的描繪。

巴斯卡勞吉哈無論在環境塑造、心理刻畫感官刺激上,都展現不錯的成果。兩名女演員聲嘶力竭,幾近破錶;加拿大出生的法國傳奇歌手米蓮法莫,跨刀詮釋爲母則強,也有點睛之效。比較可惜的是闖入(迫害)者的個性意圖都顯薄弱。儘管恐怖類型不乏殺人不講理的安排(不妨比較同檔但明顯遜色的《只殺陌生人》),在今日卻很容易陷入政治不正確的泥沼之中,尤其當他們僅僅成爲主角恐懼的折射,而無力映照更深的心靈角落,會讓變態成爲某種刻板

不過話說回來,這裡面最扭曲的恐怕還是主角。人在臨界極限,有時會將自己置入到另一個編纂的世界。《厄夢娃娃屋》帶我們經歷的,便是這段內在旅程,一趟有360度旋轉的雲霄飛車

更多鏡週刊報導影評】《最後相愛的日子》 星光會黯淡,但愛不會【影評】《最酷的旅伴》 以簡御繁,至情至性【影評】《春光之境》 昨日斷背山,今日約克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