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展開「嫦娥四號」 將取代美國成探月新領袖

中國2018年6月將展開「嫦娥四號」探索月球背面計劃示意圖。(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預計在2018年,展開2次月球探索任務,最快將在6月發射名爲「嫦娥四號」的探測器嘗試首次接觸月球背對地球陰暗面。對此,外媒表示,若今年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陸,中國將有機會取代美國成爲世界的「探月新領袖」。

據《Futurism》5日報導,中國的月球探測計劃(CLEP),又被稱爲 「嫦娥計劃」,曾在過去對月球發射出兩架軌道飛行器和一架着陸器。今年打算透過「嫦娥四號」,搭載長征5號火箭搭與中轉軌道飛行器,將一顆中繼衛星送到距離月球背面6萬多公里處。這顆中繼衛星將爲地球與月球背面之間提供通訊聯繫,如果成功建立通訊,第二次探索任務則會發射裝有昆蟲種子的着陸器和巡視器登陸月球,一窺月球背面未知的面貌

嫦娥四號着陸器中攜帶裝滿馬鈴薯阿拉伯芥種子和蠶卵鋁合金集裝箱設計師元勳表示,蠶卵孵化後,幼蟲產生二氧化碳。同時,馬鈴薯和阿拉伯芥種子通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可以在月球上建立一個簡單的生態系統,讓研究人員瞭解地球生物是否能夠在月球引力生長繁殖,以確定人類在月球生活和工作的潛力

月球探測計劃總指揮葉培建指出,中國目前還是停留在無人機探月階段載人登月技術還有很多難題需要進一步解決,與世界先進水平也仍有距離,「但人類絕對要走出地球,而月球又是距離人類最近的星球,我相信中國航天人員是不會放棄載人登月探索的。」

月球正、背兩面的電磁環境不同,背面的電磁環境比較乾淨,是天文學家研究低頻射電理想環境。此外,月球背面保存着最古老月殼岩石,透過登陸後的地質特徵調查,可以首次搶先全球建立具有地形地貌淺層結構物質綜合地質剖面和演化狀況的月球模型,對月球早期演化歷史的增加新的認知。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