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黑科技”如何賦能創新藥“出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季媛媛 實習生閆碩 上海報道過去十年,中國醫藥創新產業快速增長,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質創新企業脫穎而出,加速佈局創新藥市場已然成爲新趨勢。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國內大型藥企收入主要依賴中國市場,反觀海外,成熟的跨國藥企收入來源大部分來自國際市場,“出海”已成爲中國藥企必選項。

根據醫藥魔方數據,2023年,國內共發生近70筆創新藥License-out(海外授權)交易,已披露交易總金額超350億美元。2024年,國產創新藥“出海”勢頭仍在延續,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1月中國藥企的License-out交易共計18筆,較2023年1月的5筆增長260%。

也有行業報告披露,儘管2021-2023中國生物醫藥投融資總額及數量下降明顯,但醫藥企業積極開展外部BD合作,中國創新藥“出海”迎來歷史新高。不過,伴隨中國創新藥“出海”數量增多和藥物研發的低成功率,未來可能迎來退貨潮。“出海”爆發窗口期將於2-3年關閉。

實際上,創新藥賽道從立項到新藥獲批上市需要經過臨牀前研究、臨牀試驗、新藥註冊上市和售後監督等諸多環節,每一環節都有可能面臨失敗風險。創新藥“出海”是非常複雜的過程,其中,在臨牀試驗階段更是異常複雜和缺少確定性,其試驗設計、臨牀數據適用性等問題被逐漸擺在“臺前”,如何解決相關問題走穩“出海”之路是衆多藥企的一大挑戰。

“在臨牀試驗領域,由於行業具有高監管性,以前整個行業對於技術的應用比較謹慎,非常依賴人力做很多工作,比如數據錄入、數據覈查等,但是今天,我們已經在利用AI幫助決策。我們可以通過AI在各個試驗階段的應用,推動創新藥加速走向海外。”達索系統Medidata大中華區戰略諮詢及解決方案業務部高級經理燕曉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達索系統Medidata大中華區高級解決方案專家宋樂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數字健康技術(Digital Health Technology,DHT)的應用能夠在醫藥用品臨牀研究中,促進參與人員的遠程數據採集,其應用場景可以是醫療行業的方方面面。這些數據主要來自臨牀研究的參與人員,包含患者、研究人員,未來一些運營人員也可能會直接貢獻數據。用DHT對中國創新藥成功“出海”其實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AI是破局的關鍵

2023年,中國創新藥“出海”捷報頻傳,和記黃埔、君實生物、億帆醫藥憑藉創新療法、獨特的分子結構或給藥方式成功進軍海外市場,爲行業發展注入了信心。

“但是我們知道,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中國創新藥‘出海’其實面臨諸多難點,以國際多中心試驗爲例,從研究設計到研究計劃,再到研究執行等諸多環節都有一些難題需要解決。”燕曉明說。

在研究設計方面,選擇海外上市的賽道與國內大相徑庭。比如同樣的適應症,中國的標準治療和海外的標準治療可能不一樣,這意味着在中國面對的可能是標準的化療,但在美國、歐洲面對的是已經上市的靶向治療。

對藥企而言,需要事先了解未來要對標的治療方案,包括其療效和安全性大概到什麼程度,根據早期數據和產品機制對成藥概率做出判斷,以及有多大把握超過已有方案。但實際情況是,相關部門只能高度依賴於有限的文獻發表,做出幾百甚至上千萬美元的關鍵決策。

而在研究計劃階段,藥企在“出海”時很難把握當地試驗中心的招募速度。對於研究計劃團隊來說,很多是基於過往的臨牀經驗,面對全球的試驗中心往往缺乏經驗,缺乏實際數據支撐入組計劃,這會導致試驗在入組階段不及預期。

另外,在研究執行階段,國內外也有較大差異。比如國內一般都會採用100%的SDV(源數據覈查確認),即研究過程中,派CRA(臨牀監查員)到研究中心去核對相關數據是否與系統錄入數據一致。而在國外,很多都已經採用了RBQM(基於風險的質量管理),對於重點數據做重點監查。

總體而言,在燕曉明看來,臨牀試驗有兩個關鍵節點,一是臨牀試驗方案的設計,二是患者入組的速度。前者決定研究的方向,是成敗的關鍵;後者則是決定臨牀試驗速度的關鍵。有限的文獻數據會帶來諸多限制,企業在決策時會受到相應影響;另外,在精準醫療背景下,研究設計複雜度會大幅度提升,導致招募患者難度更大。根據研究機構數據及Medidata數據庫,50%的臨牀研究中心沒能按照計劃入組患者,甚至有37%的研究中心在研究中一個患者都沒招到,這對於研究的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AI可以賦能國際多中心臨牀試驗的各階段。比如,通過歷史臨牀試驗數據,結合AI算法,可以幫助藥企找到細分領域以及競爭優勢;通過AI及大數據的應用,企業能夠在海外高效招募患者,並實現患者多樣性;在精準醫療的大背景下,AI技術能夠在無法進行隨機對照分配的情況下合成外部對照組,進而如期推進試驗;同時,AI技術還能給出試驗洞察,幫助識別試驗風險,提升試驗數據質量,進一步提升試驗成果。

無論如何賦能,高質量的數據都是AI底層邏輯中不可或缺的支撐要素。“AI的基礎就是數據,沒有數據,AI系統不可能搭建起來。同時,企業尤其需要重視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燕曉明表示,以Medidata平臺爲例,其數據都是臨牀試驗的集合化數據,AI利用的只是患者在參與試驗過程中提供的驗證療法的數據,平臺會有很多規則保障患者隱私,從而保障其知識財產不會被分享或泄露。

“臨牀試驗中AI技術是一個前景廣闊且不斷擴展的領域,AI 技術可能是克服當前創新藥進軍海外市場中面臨瓶頸的關鍵,爲可持續製藥研發的新模式提供了創新動力,提供了更好、更快、更具成本效益地開展試驗的可能性。”燕曉明說。

eCOA促進數據質量提升

當前,國內外應用最廣泛的DHT技術當屬eCOA/ePRO技術。在全球臨牀試驗市場,包括美國FDA及歐洲EMA在內的多國數十項政策,都明確鼓勵將COA數據作爲支持新藥上市申請的標籤申明。隨着臨牀試驗的數字化發展,監管機構正逐步接受將eCOA數據納入藥物申請。

中國也相應出臺多項政策明確鼓勵使用 eCOA/ePRO工具。2021年,我國NMPA出臺《患者報告結局在藥物臨牀研發中應用的指導原則(試行)》,首次正式且全面地聚焦該項技術,去年,又陸續出臺以患者爲中心的三項指導原則。

“所謂eCOA,其實是電子臨牀結局評估,即通過電子化的方式,收集和分析臨牀試驗中患者的感受、身體功能或生存狀況的信息。而ePRO是指電子患者報告結局,ePRO可以被理解爲包含在eCOA中的數據類型。”宋樂介紹道。

爲什麼以eCOA爲代表的DHT會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和重視?對此,宋樂認爲,幾乎所有國家都在不遺餘力地推“以患者爲中心”的概念,即以人爲本。eCOA之所以受到監管與業界的重視,主要包含四方面原因,其中有兩條都符合以人爲本的趨勢。

首先是患者參與體驗好、負擔輕,增強了技術的可行性;其次是患者用藥安全得到監測,可以通過eCOA技術,持續不間斷地採集患者用藥後的反饋。“其實在臨牀試驗階段,對數據尤其是安全性數據的把控,各地監管要求都是非常高的,這也是新藥上市的一個基礎,eCOA可以保障一些重要數據不會丟失。”宋樂補充道。

再次,eCOA也可以幫助提升數據質量,由於這種數據採集模式是遠程的,可以實時採集患者當下的體驗和反饋,所採集到的數據無需轉錄,從而降低數據丟失或數據轉錄錯誤的風險,從而提高數據質量。

此外,投入使用eCOA可以降低臨牀試驗費用。公開資料統計,從項目總體投入而言,eCOA相較紙質方式費用降低了67%。成本降低主要依託於數據質量提升、項目運營效率增加以及患者安全保障三方面所帶來的隱性成本降低,電子系統的費用相較於這些隱性成本而言其實是微不足道的。

根據Healthcare IT的報告,2023年eCOA市場估值14億美元,預計2031年eCOA的市場會達到47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爲15.8%,eCOA市場未來將呈良性發展趨勢。不過,根據Medidata數據測算,中國面對的現實是eCOA滲透率較低,或僅爲5%。而在美國這一數據高達80%。

“在我國,eCOA仍處於待開拓的藍海市場。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藥企一旦做一些‘出海’項目,使用eCOA的比例會出現飆升。我相信在未來5-10年,我們會看到eCOA更加蓬勃的發展。”宋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