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昊茗:《吉他兄弟》展現新時代奮鬥精神
聚焦社會變遷、關注創業題材的新劇《吉他兄弟》日前登錄央視,這是一部以正安縣吉他產業發展爲原型的作品,講述了方清明、方清華兩兄弟經歷重重困難最終回鄉創業,打造民族吉他品牌的傳奇故事。
劇中,青年演員應昊茗飾演了從貴州省偏遠小山村南下廣州,白手起家的企業家方清華。此次,飾演這個雖然性格莽撞但敢想敢幹的角色,應昊茗正是看中了方清華的一腔熱血回報家鄉的氣節以及拼搏創業過程中展現出的貴州精神。日前,應昊茗接受採訪,講述了對角色的認知看法和出演的感受與體會。
新華網:爲何接演《吉他兄弟》這部劇?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應昊茗:看過劇本之後就被“方清華”吸引了,而且《吉他兄弟》是以真人真事爲創作原型,源於真實人物事件的創作最“有血有肉”。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吉他兄弟》所講述的故事和它所呈獻的拼搏奮鬥的新時代精神;同時製片人範冰心和導演李舒等主創,也都是我很想合作的人。
新華網:此次飾演小鎮青年企業家方清華,對這個角色如何看待?
應昊茗:方清華這個角色,他是通過“廣漂”的經歷,經過許多困難和風波,一步步成長爲擁有自主吉他品牌的企業家的;他敢拼敢闖,同時也很有民族氣節,在事業獲得成功之後,選擇回到家鄉-正安,去做一份貢獻,他希望能幫助父老鄉親過上更好的生活。
新華網:如何理解、演繹方清明、方清華的兄弟情?
應昊茗:方清明和方清華應該說是相愛相殺、互幫互助、相互成就。
新華網:從“走出去”到“走回來”,是如何拿捏人物的心理轉變的?
這是一個挺長的心理轉變過程。清華他選擇“走出去”,去廣州闖蕩,其實跟現在很多外出務工人員一樣,是希望靠自己的努力擺脫家鄉貧困的生活;後期,在廣州立住腳了,回過頭在看家鄉,那種對比帶給他的衝擊很強烈,所以他決定回去建設家鄉,儘自己的一份力去反哺。
電視劇《吉他兄弟》劇照
新華網:正安縣被稱爲“吉他製造之鄉”,在貴州實地拍攝有何感受?
應昊茗:確實感受到了當地濃厚的吉他文化和他們對吉他產業的熱情。拍攝中最費心思的戲就是做吉他,而且要做出好品質的吉他。
我平時也挺喜歡音樂,民謠類的,但對樂器不太瞭解,曾經想學好吉他,但性格所致,沒能堅持……拍完這部劇,“琴技”沒有提升,倒是對於吉他製作和構造瞭解的更多了。
新華網:這個電視劇裡展現了家鄉的變化,你對家鄉的變化有哪些感受?
應昊茗:我的家鄉是浙江寧波,屬於典型的江南水鄉兼海港城市,是中國大運河南端出海口、“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寧波也是長江三角洲南翼,東有舟山羣島爲天然屏障,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舒適的自然環境和人文壞境。有段時間我在外地拍戲,很久沒回寧波,那年回家,都不認識路了…因爲城市綠化搞得很好,也有不少新建的高樓大廈,這些是看得見的變化;再就是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也越來越好了。
新華網:對劇中展現的回鄉創業如何理解?
應昊茗:簡單說就是反哺歸鄉,用自己的所學、所識、所能來建設家鄉,我覺得這是每一個人不能忘本、忘根的最基本的思想。
新華網:你認爲通過這部電視劇傳遞了怎樣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