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呼籲規範使用人工智能

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最近發佈報告稱,92%的大學生承認在過去一年內使用過人工智能來完成學術任務。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通過人工智能解析複雜概念、撰寫文獻綜述、生成研究思路。51%的受訪學生認爲,人工智能顯著提升了學習效率。

同時,對於學術不端指控和生成結果失真的擔憂,是制約學生使用人工智能的主要因素。調查中有18%的學生承認,會直接將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植入作業。一名學生說:“人工智能讓完成作業的過程更輕鬆,但每次點擊提交按鈕後,總會產生被老師識破的焦慮感。”

調查還顯示,高校的系統化培訓嚴重滯後——僅36%的學生接受過高校提供的人工智能技能指導。政策執行層面也存在矛盾。有學生道出自身困惑:“學校沒有禁止使用人工智能,但也不提倡。儘管教授在課堂上常向學生演示人工智能的使用方法,但學校卻將學生的使用行爲定義爲學術違規。”

帝國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家托馬斯·蘭卡斯特指出:“拒絕接觸人工智能的學生只有極少數,這種技術迴避可能影響這部分學生的學術表現和就業競爭力。”英國大學聯盟強調,需要平衡技術創新與教育質量控制,通過修訂學術行爲守則、強化新生誠信教育等措施來應對挑戰。

報告還警示,數字鴻溝在持續擴大,教育資源配置的差異化正在技術催化下形成新的不平等。高校需要建立跨校協作機制,共同制定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評估標準。

(馮遠)

《中國教育報》2025年03月20日 第09版

作者:馮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