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信用卡業務收縮與消費貸增長對比分析

近年來,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呈現顯著收縮態勢,而消費貸業務則成爲銀行零售業務的新增長點。這一現象在2024年上市銀行年報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信用卡業務的流通卡量、消費交易總額與業務收入同步縮減,資產質量承壓明顯。與此同時,消費貸業務增長強勁,多家銀行個人消費貸款餘額較上年末顯著增長。

從具體數據來看,截至2024年末,建設銀行信用卡累計髮卡量較上年末減少300萬張至1.29億張,總消費交易額同比下滑4.4%至2.8萬億元;工商銀行信用卡累計髮卡量同比減少1.96%至1.50億張,消費交易額同比減少4.9%至2.13萬億元。股份制銀行同樣面臨信用卡業務收縮的壓力,招商銀行信用卡流通卡量與流通戶數分別減少25.91萬張和29.95萬戶,全年信用卡消費交易額同比下降3.62%至4.42萬億元;平安銀行信用卡流通戶數同比減少12.92%至4692.61萬戶,全年消費金額同比下滑16.57%至2.32萬億元。

信用卡業務的資產質量壓力進一步凸顯。截至2024年末,建設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升至2.22%,較上年末上升0.56個百分點;交通銀行信用卡不良貸款規模同比增加32.05億元,不良貸款率同比上升0.42個百分點;招商銀行信用卡新生成不良貸款393.75億元,同比增加6.65億元。多重因素導致信用卡業務持續縮減,包括互聯網消費貸的分流、信用卡業務模式單一、產品創新不足以及貸後管理壓力增大等。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消費貸業務成爲銀行零售業務的新增長點。2024年,建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餘額5278.95億元,增長25.21%;交通銀行個人消費貸款較上年末增加1568.37億元,增長90.44%;招商銀行個人消費貸款餘額3961.6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1.38%。消費貸業務具有運營成本和客羣維護成本較低的優勢,在銀行淨息差承壓的背景下,其放貸對銀行收入貢獻更爲直接。

銀行信用卡業務的收縮與消費貸業務的增長,反映了銀行業在零售信貸領域的戰略調整。信用卡業務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而消費貸業務則成爲銀行優化資產結構、挖掘新增長點的重要方向。未來,銀行需在場景導入、用戶體驗優化和風控能力強化等方面持續發力,以應對市場競爭和監管趨嚴的雙重挑戰。同時,消費貸業務的快速發展也爲銀行提供了新的利潤增長點,但其合規性和風險控制仍需重點關注。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