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時而作 臺北客家農場割禾謝豐收

往年臺北市客委會都會邀大小朋友前往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內的農場協助割稻,今年因爲疫情,僅號召耆老農夫、農場義工幫忙收成。(臺北市客委會提供/張立勳臺北傳真)

炎夏之際,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內的客家農場,90坪一期稻作將在30日收成,今年因爲疫情關係,往年都會邀請大小朋友協助割稻,今年改爲僅有耆老農夫、農場義工幫忙收成,以「保谷」爲目的完成稻作割禾工作

在臺北市都會區裡,僅離捷運臺電大樓站5分鐘路程的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有座24小時可親近的稻田,90坪稻田最多曾有千名市民同時體驗割稻,親身經歷先民以少量人力發揮最大效能傳統工作方式

北市客委會主委徐世勳表示,本應熱鬧登場的割禾,因疫情暫停活動,改由農夫與農場義工分批在鳥兒穿梭覓食的稻叢間,手持鐮刀割稻,再踩踏打穀脫殼

他指出,以往在3月至6月間親子協助割稻,今年改爲6月30日起號召耆老農夫、農場義工幫忙收成,以「保谷」爲目的完成一期稻作割禾,預計7月2日完成所有工作,在農忙前敬拜伯公後,開始割禾、打穀,把穀子攤開曝曬,將稻叢掛起來晾乾。

徐世勳說,民衆雖然無法到場體驗割稻,但客家農場的教育非但沒有終止,更因應農事節奏規畫居家手創包,像是以一期稻作系列活動中的巡田水工作設計「求水菜娃」、護生工作也推出「T.H.F草人哥」等DIY手創包,今年割禾工作更將推出「有米事手創包」,讓過去曾協助農場農事的民衆即使無法到場,也能在家學到相關知識與操作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