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城》下一個川普?

圖爲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川普真的玩完了。一個拒絕承認敗選並煽動羣衆的總統,已經嚴重挑戰了美國民主底線。他4年後也別想了,他的同黨同志紛紛棄他而去,他不可能東山再起。川普將走下歷史舞臺,「川普主義」也可能暫時偃旗息鼓,可是未來會不會再出現一個川普呢?

當川普支持者衝入國會大廈,媒體與政治人物便以「暴民」(mob)稱之。共和、民主兩黨政治人物不分黨派同聲譴責,表示這是美國民主最黑暗的一天,這是美國民主的恥辱。即使是和其他11名共和黨議員組成反拜登聯盟的德克薩斯州參議員克魯茲也發現苗頭不對,立刻見風轉舵,發表聲明譴責國會大廈的襲擊事件是一種卑鄙的恐怖主義行徑

這些共和黨政客在川普風光得意時,可是爭先恐後地依附在川普身邊,分享他的光芒。當世界許多評論認爲這些政治人物對民主的堅持有高度的共識,挽救了美國的民主,給予他們高度讚揚時,殊不知對於美國一些底層民衆看來,這不過是兩黨建制派菁英回朝深層國家復辟。

早在195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在其名著權力菁英》一書中就指出,真正統治美國的是一羣家庭出身、教育背景、社會習性價值觀念都十分相近的一羣人,更重要的是他們有着一致的共同利益,他們掌握着美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權力,這一羣少數人組成了美國的權力菁英。

圖爲鋼鐵川粉衝入國會大廈,遭警方以催淚瓦斯驅逐。(圖/美聯社)

而另一位美國社會學家多姆霍夫在《誰統治美國:權力政治和社會變遷》一書中,則認爲統治美國的是那些創造了鉅額財富的機構所有者和高管。這些人組成企業共同體支配了聯邦政府。所以美國雖然有兩黨制度,但是同質性極高的菁英階層、僵化的階級流動,國家的資源與利益只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社會底層的利益與需求往往被嚴重忽視,這種情形隨着新自由主義經濟與全球化的發展,更加惡化。

對財富、權力分配極度不公不均的不滿,經過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終於引燃火苗。歐巴馬總統爲了拯救金融危機,將大筆資金投入到所謂「大到不能倒」的大企業,讓釀成災難的華爾街平安下莊,引起民衆強烈的不滿。於是有2011年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喊出「我們99%的人不能再繼續容忍1%人的貪婪與腐敗」。但是這場運動最後以被警察鎮壓收場。這場運動雖然被鎮壓,但是貧富不均的社會結構沒有改變,只是不滿的情緒被引導和扭曲。

大批川普粉絲6日下午聚集美國會大廈外圍示威,最後衝進大廈建築,包圍衆議院,衆議院議員被要求蹲低,以策安全。(圖/美聯社)

民主、共和兩黨爲了維持自身的階級利益,將社會不滿轉向身分政治或認同政治。民主黨大玩族裔性別等身分政治,也激起白人焦慮和宗教勢力的反撲,這就是川普崛起的背景。兩黨都不願意認真對待社會底層的需求。川普將貧窮問題外部化,歸罪中國大陸、國際組織、傳統盟邦,認爲美國被佔了便宜,所以要美國優先才能重返偉大。 民主黨也不願正視川普支持者的失落感危機感。例如選後歐巴馬譴責拉丁裔的川普支持者,忽視川普種族歧視的言行。其實這些拉丁裔支持川普正是因爲川普反移民。因爲讓非法移民合法化、開放更多的拉丁美洲移民,只會弱弱相殘,威脅他們的工作機會。

美國小說《麥田捕手》中,主角的老師告訴他:「孩子,人生是場比賽,你得遵守比賽規則。」主角隨口附和。心想:「比賽?如果你參加的一方全是些厲害角色,那就是場比賽。可是如果你參加的一方,裡面一個行的都沒有,還談什麼比賽?什麼也不是!」任何政治都是一場比賽,但是讓輸家永遠絕望的比賽,就不是一場比賽,最後不是退出,就是翻桌。

爲了避免川普在推特上煽動羣衆,推特決定封鎖川普帳號12小時,並強調再犯就永久刪除帳號。(示意圖達志影像

川普絕對不是美國曆史上一個意外的插曲,如果不解決美國社會根本的結構性問題,今天雖然保住了民主制度,難保不會再出現第二個、第三個川普,再來大鬧天宮,擾個天翻地覆。(作者爲退休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