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高質量推進文化建設
本報記者 胡 健 郭舒然
廣州塔上空,一場運用無人機編排的文旅快閃活動,讓市民遊客倍感新奇;星海音樂廳,一曲融合廣州文化底蘊與人文情懷的交響樂《追光》完成首演,收穫如潮掌聲……近段時間,廣東廣州市爲市民遊客精心準備了2000多場文旅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着眼滿足人民羣衆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能力,增強人民羣衆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文以化之,文以鑄之,着眼於人、落腳於人。廣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新擔當新作爲高質量推進文化建設。“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工作導向,廣植文脈之根,傳承弘揚廣州千年城脈、文脈、商脈,創作更多新時代文藝精品,優化公共文化服務,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郭永航表示。
文化遺產續文脈
入夜,坐落於廣州荔灣區的永慶坊燈光璀璨、人流如織。剛下班的市民羅建發趕來赴一場老友之約。
一家美食小店,幾位“老廣”相逢,點上鮮蝦雲吞、咖喱魚蛋、荔枝冰粉等地道美食。
品完美食,沿街漫步,羅建發再次細細打量這片歷史文化街區。
鑾輿堂、寶慶大押等具有嶺南特色的歷史建築,粵劇曲藝、手工印章雕刻、西關打銅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燈會、城市音樂會等文化活動……悠久歷史孕育出多彩文化,廣州賡續文明的同時,也讓老建築、老商鋪更顯青春活力。
“我們採用微改造‘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保留70餘處建築遺產、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原1.2公里騎樓街傳統風貌。”荔灣區住房建設園林局二級調研員江偉輝介紹。
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廣州多措並舉,保護傳承利用傳統中軸線文化遺產,歷史文化街區連片保護提升,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賡續廣州城脈、文脈、商脈。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目前,廣州擁有歷史文化街區27片、歷史建築828處,非遺代表性項目216個,紅色旅遊資源點526個。2023年,廣州接待遊客2.34億人次,同比增長51.8%。
今年恰逢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創辦100週年,9月28日,“從農村理解中國革命——1921—1949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歷史展”舉辦。
展覽巧妙利用古建築內部構件造型,搭建“地主宅院”場景,以宅院門口“斧頭劈開新世界 鐮刀割斷舊乾坤”的對聯聯結起展廳內外的古建築,並依託過道空間搭建皮影戲臺,輔以長條形獨立櫃、活動展牆,規劃出了一條令人耳目一新的展示線路。
“他們百折不撓的堅定信仰、救國救民的犧牲奉獻,在100年後的今天仍具重要價值。”農講所教員後人、彭湃烈士孫女彭伊娜仔細翻閱資料,深深爲革命先輩的事蹟所感動。
在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聽一場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故事會,在廣州市文化館預約大吳泥塑體驗課……眼下的羊城,各類互動沉浸式文化體驗活動接連舉辦,讓參與者在非遺技藝體驗中感知文化魅力,在革命傳統教育中汲取奮進力量。
文化產業結碩果
輕盈的泡泡緩緩升起,營造出夢幻般的氛圍;璀璨的火花四濺,點燃觀衆的熱情……日前舉辦的廣州文交會上,惠浦特效展區以其獨特的舞臺演出和文旅特效技術,爲觀衆呈現了一場全方位滿足其視覺、觸覺與聽覺的盛宴。
作爲廣州文化產業發展的“金字招牌”,廣州文交會參展參會規模、成交金額和行業影響力逐年提升,品牌效應和輻射功能逐步凸顯。
今年廣州文交會上,同步舉辦了廣州電影產業博覽交易會。首屆中國電影製片人榮譽盛典等600多場活動集中展示電影產業發展成果,電影主題展區、電影科技展區和電影衍生產業展區三大展區吸引220家參展企業,150個項目簽約,交易額達60億元。
“廣州影博會與國內其他電影節展活動錯位發展,聚焦電影產業交易、科技創新和消費市場,鏈接電影產業上、中、下游,促進電影製作、電影投融資、電影交易和衍生品市場建設。”廣州市文聯副主席、廣州影博會執行組長皮健介紹。
展會繁盛是廣州着力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文化市場體系的一個縮影。目前,廣州已打造創意設計服務、文化裝備及消費終端生產、動漫遊戲3個千億級文化產業集羣;加快培育文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龍頭企業,現有上市文化企業49家;推動總投資超1000億元的重大文旅產業項目20餘個。
增量產業枝繁葉茂、欣欣向榮,傳統文化產業也在破繭成蝶、轉型升級。
步入天河路商圈的廣州購書中心6層“幸會享悅空間”,暖調燈光下,讀者鍾雪竹端起一杯現場衝調的卡布奇諾,書香與咖啡香撲面而來,溫馨舒適。
“同樓層設有咖啡廳、音閱餐吧、展廳,還能參加名人名家講座、作家新書發佈會,參觀文化藝術主題展覽。”鍾雪竹表示。
從傳統書城到綜合性文化服務提供商,從書業營銷到“閱讀+”和“文化+”服務……廣州購書中心開業30年來,不斷嘗試華麗轉身,持續提升綜合性文化服務的市場化運營效能。
“推動門店從做書店向做平臺轉變,促進實體書店與文商旅融合發展;推動經營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變,展現品牌文化服務綜合實力;推動員工從營業員向業務員轉變,激發人才隊伍幹事創業的活力。”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海榮說。
數據顯示,2023年,廣州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實現營業收入5582.34億元,同比增長15.92%。
文化盛宴惠民心
微風中,燈光亮,琵琶響。演員們登上舞臺,奉上精彩舞蹈。伴隨着絢麗多彩的追光燈,一幅穿越千年的絲路長卷徐徐展開,陶醉了臺下觀衆。
“始建於明代的五仙觀被譽爲‘廣州祖廟’,海絲文旅周主會場活動在此舉辦,形成古今交融的文化場景,進一步擦亮文化名片。”越秀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靜表示。10月16日起,越秀區舉辦海絲文旅周活動,穿插“遊、演、展、娛、購、食”六大主題玩法,開展近百場文旅商貿活動,再現海上絲綢之路繁華圖景,共吸引逾300萬人次參與。
廣州公共文化供給365天不間斷,越織越密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提質增效的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多種類、多形式的文化活動覆蓋全年齡層,讓市民共享文化建設、文藝創作、文化發展的成果。
白雲山下,麓湖之畔,璀璨奪目的藝術光影秀點亮夜空,也點亮了一座廣州的文化地標。9月22日,廣州人民藝術中心啓用,多場展覽展演同步推出。
“這是家門口的藝術中心,是我們老百姓自己的藝術中心。館內藝術門類很全、藝術水準很高、出片效果很靚,已成爲街坊們的新晉打卡地。”廣州市民李小紅是麓湖的老街坊,也是一名文藝志願者,家門口坐擁文化場館,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務“觸手可及”。
一年來,廣州市文化館新館、廣州粵劇院新址、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及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廣東美術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廣東文學館)、廣州嶺南書院·隔山書院等文化新地標陸續與公衆見面,投入運營以來接待公衆近500萬人次,爲羣衆提供了更加充實、更爲豐富、更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廣州公共文化服務既在文博場館中,也在社區農村、在羣衆身邊。廣州歌舞劇院走進增城廣場,開展“文藝進基層”惠民演出活動;越秀區“020赫茲”城市音樂營地在農林下路商圈舉辦小型音樂會;文化名家在東秀湖畔的“花城書房”特色閱讀空間分享創作心得……
“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廣州公共文化服務在空間上布得更廣、在基層中走得更深,以高質量文化供給不斷滿足羣衆文化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廣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新山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1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