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隊,解散了!

終將要接受現實的命運。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儘管知道這一刻會到來,但看到消息的時候,還是挺感慨的。

聽着《海闊天空》,寫點什麼吧。

廣州未贏夠,但廣州解散了。

球迷的情感是真摯的,我很能理解廣州(恆大)球迷的失落情緒。

塵埃落定,只有唏噓。

因爲這支球隊曾經給球迷帶來的快樂,是真實的。

“廣州未贏夠”那句豪言壯語彷彿在我們耳邊迴響。

那時候,恆大隊戰西亞,剛日韓,世俱杯上對陣拜仁慕尼黑和巴塞羅那,那一刻球迷是無比幸福的。

5-1狂虐全北現代,兩回合進8球,打懵柏太陽神,幹大阪櫻花,鹿島鹿角...你可知道,廣州沒有最低消費,但天河體育場有。

恆大在中超的統治力不贅述了,兩次登上亞洲之巔當時看得實在太驚喜和震撼了。

萬人合唱《海闊天空》,現在想起來,太他媽爽了。

爲這支球隊,驚喜過、高興過、自豪過、失望過、難過過,如果你不熱愛足球,不喜歡體育,就不會理解那種感覺。

穆裡奇、孔卡、克萊奧,保利尼奧、傑克遜-馬丁內斯、迪亞曼蒂、巴里奧斯、埃爾克森、高拉特...

錢買不來亞冠,但恆大做到了。(砸錢的中超球隊多的是,但事實是砸出亞冠冠軍的就只有恆大)

廣州恆大,金元足球開創者,它的模式改變了中國足球。

但是,我要說但是...

那些所謂的美好回憶,跟“地產”、“地產足球”的罪大惡極比起來,實在微不足道了。

這種感覺,就像是看了一場煙花秀。

煙花雖然很美,但也很短暫。

最離譜的是,“買菸花”的錢,還是借來的...

TMD

壓死的這支球隊的,是韋世豪,嚴鼎皓,楊立瑜麼?你以爲壓死他們的是8位數的欠薪麼?

如果真是這樣,廣州球迷早就衆籌解決了,早就有新的老闆接盤了。

要知道,地產足球時期大部分的資金,都是通過借款的方式注入俱樂部的。

這個數,據說是80億。

也就是說,球隊早就如同一個絕症晚期的病人,過去幾年能活着,只是各方面傾盡全力續上呼吸機。

昨天,只是拔管而已。

我的意思是,沒必要去罵討薪的球員,他們只是打工人。

《泡沫》響起,接下來寫的,就不是球迷視角了。

中國足球一段特殊的歷程,最終蓋上了棺材板。

江蘇蘇寧、廣州恆大、河北華夏幸福、天津權健、廣州富力,這些曾經揮金如土的名字,永遠留在了歷史中。

1994年,中國足球開始走向職業化,距今已有31年的歷史。

在這31年的時間長河裡,中國三級職業聯賽(頂級聯賽、次級聯賽、三級聯賽)一共產生了93次冠軍,64支冠軍隊伍,如今有45支昔日的冠軍隊伍已經解散,存活率只有29%。

中國職業足球短短31年,有過兩個八冠王,但是,後來兩個八冠王的球隊都沒有了。

4年前的中超球隊,16個隊退了10個,這就是咱們的職業化頂級聯賽。

這些球隊的命運,值得我們深思。

爲何會這樣?

我記得,之前講過,中國並沒有搞市場化足球甚至是市場化體育的土壤。

球隊爲什麼活不久?最簡單的不就是球隊本身不賺錢麼。

“金元足球”,老闆爲何願意燒錢?

足球成了無數商人的跳板,搞好了,資源自然就來了。(此處省略10086個字)

在這種風潮下,俱樂部無視市場規律與開發,依靠的不是市場行爲,而依然是金錢換政策利益的思路...

什麼是職業體育?

我們的職業體育,能讓俱樂部的老闆賺到錢嗎?

這是最大的問題。

我們不缺奧運金牌,不缺體育明星,不缺我這種看熱鬧的僞球迷,但卻沒有真正職業化,規範化的管理體系,沒有市場化的商業運作,沒有良性的體育文化。

特別是足球和籃球,這更接近於“產業”,而非單純的體育項目。

一個體育4oza.hanziedu.com項目,中國可以靠舉國體制大力出奇跡,但一個產業就不行了。

你以爲CBA球隊過得很好麼?不都是需要伸手向家長要錢的“小孩”麼?

足球隊活不下去,和籃球的區別是這個“小孩”更敗家。

一個數據你就明白,2016年,德國轉會數據權威網站“轉會市場”統計,中超聯賽在2016年初以3.34億歐元,約合24億元人民幣的投入,成爲國際轉會市場上最能燒錢的聯賽,這筆錢,夠CBA玩好久了。

一個足球落後國家,這樣燒錢,是正常的麼...

房地產不行了,“房地產足球隊”活不下去,這是正常的。

母公司撤資-債務龐大-無人接盤-不過准入-宣佈解散,基本不都走的這條路麼。

不管怎麼說,一段歷史過去了。

很多人,很多事,都成爲了歷史長河裡的塵埃。

“金元足球”的教訓太痛了,廣州隊的命運值得體育行業、甚至是中國各行各業反思。

我們不需要“大躍進式”的發展,這不符合科學規律。

一支職業球隊,如果自身的能力一年只能賺10塊錢,那你就別花100快、1000塊。

趙本山在《一代宗師》裡,有句話糙理不糙的臺詞:

“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褲衩。”

當潮水褪去,纔會知道誰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