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誇大不實食品、保健食品 食安辦提醒「停、看、聽」

行政院食安辦公室提醒,春節期間電視、視訊、網路節目等廣告長露出各種食品、保健食品廣告,民衆務必「停、看、聽」,避免誇大不實的「膨風」陷阱。(本報資料照)

農曆春節期間,電視、視訊或社羣網路等節目,經常露出各種食品、保健食品廣告,行政院食安辦公室提醒,恐隱藏誇大不實的「膨風」陷阱,提醒民衆觀看時,務必「停、看、聽」,多加留意辨別。

新春期間家人團聚,是家戶觀賞節目及使用社羣網路的高峰期,不少人會透過電視、社羣軟體等管道,接受到食品或保健食品資訊,面對眼花撩亂的各式廣告,食安辦公室提醒務必「停、看、聽」以避免上當受騙。

食安辦指出,「停」—冷靜思考自身是否確有需求,以及此產品對健康是否有幫助;「看」—閱讀產品包裝標示上的相關資訊;「聽」—請教醫師或營養師等專業人員建議,才能正確選購食用真正對自身狀況有助益的產品。

食安辦表示,民衆切勿輕信誇大不實的廣告,並請多加利用食藥署「違規食品、藥物、化粧品廣告民衆查詢系統」( http://pmds.fda.gov.tw/illegalad/ )及「食藥膨風廣告專區」( http://www.fda.gov.tw/TC/news.aspx?cid=5085 )查詢,以護自身消費權益及健康安全。

另外,受疫情影響,民衆網購需求大,春節期間,社羣媒體大量露出年貨販售廣告,民衆透過社羣媒體收看廣告或直播方式,只要點擊手機頁面,即能購得商品。這種購物方式看似迅速便利,實則潛藏高度風險。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特別提醒民衆進行網購時,應慎選電商平臺,切勿輕信來路不明的社羣媒體廣告。

行政院消保處指出,據統計去年各縣市政府受理一頁式廣告相關消費爭議高達3180件,多數是透過社羣媒體下單而出現糾紛。

消保處表示,凡是廣告內容強調貨到付款、商品售價明顯低於市場行情、標榜7天鑑賞期、限時限量促銷、網址拼音奇特、出現陌生用語、未提供實體聯絡電話及地址等情況,下單前應上網搜尋賣場評價,避免上當。

消保處建議,民衆網購應以國內平臺優先,因爲處理跨境消費爭議實屬不易,宜儘量選擇國內知名或商譽良好的電商平臺進行購物,並以第三方支付方式付款。同時,審慎看待社羣媒體上的可疑網站或帳號,且使用安全軟體,保護自己的資訊設備及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