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投入偏低 AI公司雲從科技 “中庸”到底?
(原標題:IPO雷達 研發投入偏低,AI公司雲從科技 “中庸”到底?)
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px auto; display: block;" />
記者 | 曹立CL
近日,雲從科技披露了上市招股書,揭開了這個最年輕AI小龍的面紗。
雲從科技在AI四小龍中絕對算是異類。從已披露信息看,商湯科技是AI平臺型公司、AI算法提供商;曠視科技則是人工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通過專注物聯網等領域挖掘算法價值;依圖科技將芯片技術與算法技術結合,向AI算力技術及產品領域發力;雲從科技則聚焦人機協同戰略,主推操作系統,面向行業提供人機協同操作系統與解決方案。
不出意料的是,雲從科技依然處於虧損狀態。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間,公司收入分別爲0.64億元、4.84億元、8.07億元以及2.2億元,過去三年半累計營收超過15.7億元;但期間淨利潤分別虧損1.24億元、2億元、17.73億元以及2.98億元,合計虧損達22.72億元。雖然2019年鉅額虧損部分原因是實施股權激勵,但公司也在招股書中寫道:“由於業務仍處於快速擴張期,研發費用將會持續增加,未來一定期間內存在無法盈利的風險。”
虧損似乎是AI企業們最不在乎的一件事。市場之所以給AI企業高估值是由因爲他們有核心的研發實力傍身。但云從科技作爲四小龍之一,卻奉行“中庸之道”,研發以及科研投入都是幾家中最低的。
AI國家隊
2015年,時任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信息所副所長的周曦帶領AI人臉識別團隊從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出來創業,正式成立了雲從科技。另外一名核心技術人員李繼偉也具有中科院背景。李繼偉曾擔任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算法負責人,現任雲從科技董事、副總經理。
相比其他三家創始人的海歸背景,雲從科技創始團隊的中科院背景也使得這家公司有了更多本土色彩。這家基本由本土基金一路扶持長大的人工智能公司從一開始就接受了人民幣基金的投資,B輪以前的投資者中也鮮有知名機構。
儘管2019年虧損達到17.08億元,但云從科技上市前最後一輪估值仍達173億元。
和另外三家AI小龍不同,周曦以及雲從科技遵從着一套“中庸之道“。2016年,隨着AlphaGo落下制勝的棋子,“強人工智能”成爲了業內追逐熱點。所謂強人工智能,即機器擁有着自我意識、價值觀和世界觀體系,可以獨立思考並得到問題的最優解決方案,且整個過程無需人類的介入。
周曦並不認爲這種“強人工智能”會是人類的未來,他試圖在人與機器之間找到一種平衡。在周曦看來,人可以在複雜的環境、很小的樣本下做出創造性決定,但是依靠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一定要做成千上萬次的試錯才能做出決定。
這一觀點的潛臺詞是,機器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無法形成“強人工智能”。所以,機器要利用人類的智慧——專家知識,形成人機協同,這是雲從科技給出的“中庸”路徑。這一路徑也決定了雲從科技比較注重漸進式創新,相比從0到1的創新,更關注從1到10的應用和落地。
研發“中庸”
在招股書中,雲從科技試圖擺脫單純計算機視覺識別的身份,將自己定義爲“提供高效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企業”。
目前,雲從科技主要佈局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等業務線,核心客戶包含中國聯通、聯想等企業及數家通信運營商,同時還服務於國家海關總署等政府部門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銀行機構。從業務看,公司收入包括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兩類。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可視是基於公司核心技術的軟件產品銷售、授權及相關服務,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面向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四個領域,包括軟硬件組合和技術開發。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界面新聞研究部
2019年,雲從科技收入8.07億元,其中人機協同操作系統收入佔比爲23.48%,到2020年上半年,人機協同操作系統收入佔比提升至46.61%,有提升趨勢。
毛利率方面,人機協同操作系統毛利率與軟件行業較爲接近,高達89.3%。與此同時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毛利率較低,主要原因是需外購部分配套軟硬件產品或服務,外購材料成本較高導致。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界面新聞研究部
在研發費用端,相比其他人工智能公司的激進投入,雲從科技也顯得頗爲“中庸”。
從公司規模看,依圖科技和雲從科技較爲接近,兩者2019年營收分別爲7.17億元和8.07億元。但研發費用卻相差較大,兩家公司研發支出分別爲6.57億元和4.54億元,對應技術人員分別爲928人和872人。從收入佔比來看,2018年和2019年雲從科技研發投入佔比分別爲30.61%和56.25%,低於依圖科技、曠視科技和寒武紀。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界面新聞研究部
從雲從科技研發人員情況看,博士及以上比例僅有14人,佔1.6%,碩士有308人,佔35.28%,對於人工智能這一高科技行業,這一比例顯得偏低了。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界面新聞研究部
作爲對比,同樣是中科院背景的人工智能企業寒武紀共有研發人員680人,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546人,佔研發人員比例爲80.29%,而云從科技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佔總研發人員比例僅爲36.88%。
從募集資金投向方面,雲從科技更傾向於應用落地。
此次上市,雲從科技擬募集37.5億元,用於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升級項目,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
其中,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升級項目偏向人工智能的基礎性研究,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旨在提高公司在雲計算場景下的系統部署能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的重點在於行業落地。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界面新聞研究部
從各項目投入力度看,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的投入最高,達到14.1億元。這似乎也體現了雲從科技的基因:尋找行業落地,快速從1到10。相比依圖科技佈局AI芯片領域,雲從科技的選擇更接地氣,也更中庸。
客戶與供應商存在重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雲從科技前五大客戶和前五大供應商存在部分重疊,這可能影響公司銷售和採購的價格公允性。聯想系是公司2020年上半年和2019年的第二大客戶,分別佔當期營收比例的8.1%和5.99%。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界面新聞研究部
同時,聯想系是雲從科技2020年上半年第四大供應商,也是2019年第二大供應商。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界面新聞研究部
此外,雲從科技在對應收賬款計提比例上相對可比公司更加寬鬆,公司對3個月內和3-6個月的應收賬款均沒有計提,而其他可比公司對3-6個月的應收賬款均有計提。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界面新聞研究部
高科技企業IPO,業績以及虧損從來都不是主要的參考方向。核心還是要看市場佔有率的提升,佈局賽道以及業績增速。對於中庸而穩定雲從科技來說,最大風險是,人工智能有一天變“強”了,它卻失去了追趕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