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開展信用應用創新“揭榜掛帥”行動 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爲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調動社會各方參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積極性,推動信用應用創新,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促進作用,廣東省開展信用應用創新“揭榜掛帥”行動,組織全省各地各單位揭榜攻關,集中用力,積極探索信用應用新場景、新模式。行動開展以來,109個項目被列爲計劃項目實施,30個優秀項目的經驗做法被複制推廣,推動廣東信用環境“粵”來越好。

一、聚焦夯基礎、強治理、廣覆蓋,推動信用平臺越來越智慧

信用平臺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信用信息是信用建設工作的生命線。通過信用應用創新“揭榜掛帥”行動,廣東打造了互聯互通、融合創新的公共信用平臺體系,並推動平臺服務向基層延伸。比如,信用廣東平臺縱向聯通信用中國平臺和21個地級以上市信用平臺,累計歸集信用數據245億條,數據量持續居全國首位。深圳市依託信用深圳平臺建立信用服務實體經濟大數據實驗室,構建公共數據、商業數據、跨境數據多維大數據生態,並與企業、高校、科研諮詢等機構開展協同共創,推動在醫療、養老、家政、旅遊、購物等民生領域實施“信用+”工程。東莞市對全市信用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綜合分析,結合圖表、圖形、地圖等全方位展示全市信用工作總體情況及信用數據歸集情況,成爲全市信用工作的“晴雨表”。廣州市越秀區建設信用越秀綜合信用服務平臺,成爲越秀區信用信息總樞紐、信用服務總窗口和信用監管總網絡,實現信用報告“一鍵下載”、信用修復“一站服務”、海關培育“一網服務”、信用服務“一鍵互通”。廣州市黃埔區打造“一庫、一系統、一網兩端”區級信用平臺,建立縱橫結合的信用數據歸集機制,實現企業“一企一檔”,並與全區部門業務系統對接,鏈接政府、園區、專業機構等多方資源,支撐園區信用招商管理,向全區企業提供信用租賃、創業引導、供需對接等服務。

二、圍繞解難題、賦新能、拓成效,助力信用融資越來越便利

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困擾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普遍性問題。通過信用應用創新“揭榜掛帥”行動,廣東推動搭建多元化融資信用服務體系,加強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推廣基於信息共享和大數據開發利用的“信易貸”模式,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比如,廣州市迭代優化“信易貸”平臺,通過構建“公共+市場+場景”數據體系、創新研發場景金融產品、構建貸前風控貸後預警模型等方式,實現“一場景一方案,一行業一特色”,有效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覆蓋率、可得性和便利度。截至目前,平臺累計註冊企業約83萬家,促成放款約2570億元。河源市龍川縣聯合本地金融機構,依託政府採購智慧雲平臺,以政府採購信息和企業信用爲基礎創新開發適合市場需求的信貸產品“政採貸”,爲企業提供免抵押免擔保信用貸款,助力縣域中小微企業發展。中山市組織住房公積金管理單位與銀行機構攜手建立“信用+公積金”信貸模型,實現企業快速融資和銀行安全放貸的“雙贏”局面,截至目前“金銀”信貸惠企共5200多家,授信金額超100億元。江門市基於個人信貸場景發佈了“自然人蔘保繳費”數據資產憑證,市民只需授權銀行調用本人蔘保繳費數據資產憑證,即可在15秒內快速評估貸款金額,極大簡化信貸業務審覈流程。截至2024年5月末,累計簽發9520張憑證、發放市民閃電貸1530筆。

三、突出新理念、降風險、優環境,促進信用監管越來越高效

構建以信用爲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通過信用應用創新“揭榜掛帥”行動,廣東推動政府監管理念和監管方式創新,發揮信用在創新監管機制、提高監管能力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比如,廣東省註冊會計師行業實施以信用爲基礎的行業誠信分級分類管理機制,依託會員誠信畫像系統,對會員信用進行評價,根據信用狀況對會員對應實施差別化監管和獎懲措施,促進全省註冊會計師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廣州市建立符合超大城市監管需求特性的評價體系,將全市超210萬存續企業全部納入評價,結果每日動態更新,實現信用評價“無死角”,支撐各行業部門開展信用精準監管。佛山市創新打造零售藥店融合監管新格局,積極探索基於信用分類的“守信快批+智能隨機”融合監管模式,審批時間縮短98%,涉企干擾減少68%,監管效能提升50%。中山市創新建立合同履約監管系統,開展合同履約“跟蹤-預警-抽查-評價-應用”全流程監管機制,實現合同數據“可留痕、可溯源、可追蹤”的全過程大數據監管。肇慶高新區聚焦惠企政策分散、申報繁瑣、資金審批慢等問題,率先開發上線“免申即享”服務平臺,並對接信用信息平臺,通過事前一鍵覈查申報主體信用信息、事後全流程落實信用監管手段,打造政策免申請、流程智能審批、資金秒到賬的“免申即享”政策兌現新服務,推動惠企政策精準落地。

四、堅持做實事、惠民生、便企業,推動信用激勵越來越廣泛

信用建設的核心在於讓信用有用。通過信用應用創新“揭榜掛帥”行動,廣東大力推動信用場景建設,促進信用在全社會廣泛應用起來,讓守信企業羣衆享受到信用的獲得感,真正實現守信者一路綠燈。比如,深圳市南山區推出“先診治、後繳費”信用就醫便民服務,開發部署全區統一的信用就醫微信小程序及監管端、醫院端、銀行端、擔保端四端管理系統,用戶簽約時平臺實時授信,就醫時直接進行治療、檢查化驗、取藥等,就診結束後一次性完成支付,目前已覆蓋全區6家區屬公立醫院及83家社康中心,市民平均就醫時間縮減30%。深圳市寶安區創新“信用+合規”園區管理模式,開展“信用領航助企”行動,爲信用合規示範園區和示範企業推出賦能計劃,整合政府資源和市場資源,聯合工信、市場監管、金融、政數、稅務等多部門,對獲評信用合規示範園區推出行政審批、行政監管、合規激勵、稅收服務、金融服務等聯合激勵措施。珠海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打造“誠信海島”模式,創新開展海島誠信商戶評選,積極打造外伶仃誠信海鮮市場,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經營誠信、發展潛力大的商戶,2023年海島接待遊客163.6萬人次、同比增長116.1%,旅遊綜合收入9.18億元、同比增長111.8%。佛山市搭建“一卡通”平臺,實施守信激勵“一卡通”,居民憑社保卡可查詢本人信用信息,並聯合多部門推出文化旅遊、就醫購藥、公交出行、住房公積金提取、智慧校園等多個便民場景。

五、堅持小切口、釘釘子、出經驗,推動信用創新越來越活躍

信用建設是一項改革性、創新性工作,信用“小切口”可以引領體制機制“大變革”。通過信用應用創新“揭榜掛帥”行動,廣東不斷推動信用創新場景建設,積極探索運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決制約經濟社會運行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比如,廣東省投資和信用中心探索構建基於信用數據分析挖掘的經濟主體運行監測體系,成功研發全國首個經濟主體運行活力指數、預期生存指數,構建3500個經濟運行探針指標,全方位感知全省經濟主體運行狀況,有力輔助支撐開展宏觀經濟監測預警工作。廣州市南沙區依託地理區位、戰略地位優勢和政策加持,構建5個“1”跨境信用工作體系(一家首個區級跨境信用領域協會、一個粵港澳跨境信用服務聯盟、一項粵港澳企業誠信合規評定標準、一項“誠信合規”電子化認證標識、一系列跨境信用交流合作活動),創新探索粵港澳跨境信用合作。潮州市推行信用承諾替代投標保證金機制,經信用覈查未被列入失信名單的投標人,在線簽署“投標信用承諾函”後無需實質性繳納項目投標保證金,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同時提升了招投標市場誠信水平。(廣東省發展改革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