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戰略模糊 可嚇阻中共犯臺
學者認爲,戰略清晰,形同亮牌,而戰略模糊可以避免北京誤判、冒進,打消中共犯臺念頭。圖爲美日在菲律賓海聯合演習。(摘自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官網)
美國前總統川普在任內及卸任後多次被問及臺灣議題時皆不正面迴應,近日川普政府時期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解釋,川普言論只是回到戰略模糊。學者認爲,戰略模糊是美國對兩岸關係長久以來政策,若要戰略清晰,形同亮牌,不僅降低中共犯臺成本,也會造成美國失去彈性空間。
對於中共武力犯臺,美國是否出兵保障臺灣議題,川普總是不給出正面答案,近日博明接受專訪時表示,川普只是回到戰略模糊,並強調川普已認知到臺海危機將爲美國帶來災難。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說明,從1979年臺美斷交後就一直是美國策略,《臺灣關係法》也僅規定提供臺灣足夠自我防衛能力及若臺海發生衝突,美國總統應依規定採取適切舉動,並未明確規定要採取何種方法。
他說明,不用明確字眼限制美國總統判斷,保留一定彈性空間對美國有利,雖然很多人主張戰略清晰,明確警告犯臺將承受無法容忍代價,但若真的講清楚就等於亮牌,未來若中共有跨越海峽中線等行爲,美國必須有所作爲,否則就會被視爲紙老虎,因此保留一定模糊空間可以避免北京誤判、冒進,打消中共犯臺念頭。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馬準威說明,美國當年在《上海公報》及《建交公報》中使用「認知」(acknowledge)一詞就是刻意埋下伏筆,在美中三公報及《臺灣關係法》兩個矛盾概念間留下操作空間。
「無法估量成本時,成本是最大的」,他指出,若美國真的100%清楚表明中共武力犯臺時是否會出兵,這齣戲就唱完了,中共就能依此清楚推測武力犯臺需要花費多少兵力資源,因此美國採取戰略模糊可以產生嚇阻效果,讓中共猜不透美國行爲,以此最大化中共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