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呼籲全民學習AI 將人工智慧融入小學課程中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30)日舉行座談會,前立委陳學聖(右)與臺北商業大學前校長張瑞雄(左)討論AI相關議題。(國政會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日新月異的AI人工智慧科技正逐漸影響與改變人類生活,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30)日舉行座談會,討論AI相關議題。臺北商業大學前校長張瑞雄說,考量到人工智慧已逐漸普及化,除了研究設備進步可以讓AI執行更快,還要有會寫AI程式的人員,這就是資工、資訊相關科系人才的培育,更重要的是全民都要會使用AI,建議從小學開始就將AI融入課程中。

張瑞雄近日推出新作《AI:探索未來的智慧之旅》。他表示,所謂的AI,顧名思義就是人類創造出來的一種行爲能力,讓電腦的程式或機器人可以表現類似人類的智慧行爲,並分享了電影《模仿遊戲》、深藍電腦(IBM開發用以分析西洋棋的超級電腦)、AlphaGo等作爲人工智慧歷史的說明。

至於當前最熱門的ChatGPT,張瑞雄認爲,是利用書和網路資料來訓練,當中存在着偏誤的情形,「盡信ChatGPT不如無ChatGPT」,若用ChatGPT搜尋資料,必須擔心內容準確性。

在人工智慧應用上,張瑞雄提到運動比賽,例如:羽球或網球「鷹眼系統」,像是在2020年東京奧運羽球男子雙打金牌戰臺灣選手李洋與王齊麟關鍵的最後一球,對手針對冠軍點提出挑戰,但「鷹眼」顯示此球是壓線。另外一項應用是在法庭上,AI可分析每位證人言詞、臉部表情,以判斷其證詞真實性如何。其他應用還有人臉辨識等,但是要注意人工智慧帶來的僞造與詐騙。

至於人工智慧的未來,張瑞雄以「科技奇異點」(singularity)來說明,就是當機器智慧超越人類智慧,並以難以理解的速度加速的時候,「這種奇點將是一個烏托邦(理想國度),也可能是魔鬼終結者式的噩夢」。

張瑞雄認爲人工智慧的最大危險是人們的過度自信,認爲人類瞭解AI,可以控制AI,事實是否如此呢?此外,AI武器化也是令人擔心的問題,類似核武,人類是否應該儘快制訂「AI武器禁止擴散條約」,也應當思考與討論。

「AI必定和你一起存在;很多事不知不覺中被AI決定」,張瑞雄提出結論:「會用AI的贏過不會用AI的,有用AI的贏過沒有用AI的。」他引用美國數學家克勞德•香農的名言,即「我想像有一天,我們之於機器人就像狗之於人類一樣。」

最後,前立委陳學聖請教如何讓AI教育深耕。張瑞雄指出,除了研究設備的進步可以讓AI執行地更快之外,還要有會寫AI程式的人員,這就是資工、資訊相關科系人才的培育。他強調更重要的是全民都要會使用AI,建議從小學開始就將AI融入課程中。陳學聖表示由教育部的預算觀察,目前政府對於AI教育的投入似乎不多,呼籲總統大選候選人要對AI教育提出一些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