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打臉政府 綠色通膨難避免

雖然環境部與內政部一再表示,徵收碳費不會造成綠色通膨,學者表示,綠色通膨將無法避免。圖爲臺灣碳權交易所LOGO。(本報資料照片)

雖然環境部與內政部一再表示,徵收碳費不會造成綠色通膨,但學者表示,碳費調升速度太快,預計企業近2年將加緊投資、改善製程排碳量,另方面也要適應國內外新型態的碳費或碳邊境關稅等,當企業將成本轉嫁給民衆時,綠色通膨將無法避免,加上極端氣候帶來物價不穩,消費者物價年增率(CPI)突破2%通膨警戒恐成常態。

環境部9日召開碳費費率審議委員會,初步建議費率起徵價格每公噸300到500元,2030年預計調升到1200至1800元,傳產業者哀鴻遍野。

臺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指出,2050淨零碳排是全球各國政府共同目標,政府初步制定2030年碳費,就是以半強迫的方式,引導企業5年內改善碳排。

碳足跡盤查尤其對製造業出口來說更爲重要,吳大任指出,首年設備投資金額必定不少,但中長期來看,可以降低出口歐盟、美國的碳邊境關稅,長遠下來兩者相互抵消,不過,徵收碳費是必須付出的代價,除綠色通膨外,萬一景氣反轉,政府得擔心企業碳費的經營成本增加,若撐不過恐怕出現倒閉風潮。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徵收碳費肯定推升製造成本,但國內外徵收碳費都已法規化了,若企業不加緊腳步會更慘,只要不符合歐盟規範,產品可能都賣不出去;邱達生觀察,中小企業非常在意淨零碳排、碳費徵收等議題,日前國內未上市紡織廠從歐洲進口紡織設備,希望儘早符合歐美規範,將產品順利賣到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