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返校遭“搜身”,“安全”不是擋箭牌

近日,一段關於雲南昭通正道高級中學工作人員對返校學生“搜身”的視頻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

10月21日,該校工作人員對此迴應稱,網友說的“進校搜身”確有其事,學校規定每週返校時,學生需要接受關於煙、酒、垃圾食品還有管制刀具等違禁物品的檢查,這是出於對學生安全、健康的考慮。該校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都是由女老師檢查女同學、男老師檢查男同學,該校規已施行多年,學生與家長無異議。

校園安全,事關重大。無論人身安全還是食品安全,校方都應高度重視,不容有失。不過,校方初衷雖好,也要選對方式方法,不能顧此失彼,即便是出於對學生安全、健康的考慮,也不能對返校學生“搜身”。

校規顯然不能與國法相牴觸。民法典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校方強行對學生進行“搜身”,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同時,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搜查行爲通常由公安部門等執法機關依法執行,且必須遵循嚴格的法律程序。可見,校方無權對學生“搜身”,也無權檢查學生的揹包。

儘管如此,“搜身查包”現象在一些學校時有發生,而且校方衆口一詞地給出了“安全”的理由。更有甚者,隨意擴大違禁物品的範圍,牛奶、水果以及外賣等也被列入其內,引發網友對校方初衷純粹與否的質疑。在話語權失衡的情況下,“施行多年無異議”的說辭並不能服衆。

管理高中生,既是一項技術活,也是一門藝術,應堅持“攻心爲上”、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讓校紀校規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以“搜身”這種簡單粗暴、侵犯隱私的方式,來降低校方在學生安全管理上的成本和難度,其實是“懶政思維”作祟。校園安全工作重在過程管理,指望通過“搜身查包”畢其功於一役,杜絕安全隱患,恐怕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此外,這種看似嚴格、實則苛刻的管理手段,還可能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少高中生正處於青春叛逆期,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如果校方一味“來硬的”,對學生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可能會引發學生反感和牴觸情緒,讓學生口服心不服。

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包括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獨立思考能力等更爲重要的內容。校方逐個對返校學生進行“搜身”,這樣的管理方式與現代教育理念格格不入,不利於學生的全面成長和長遠發展,也體現不出管理者的真正威信。

一些學校過於追求分數和升學率,忽視了對學生權利的尊重和保護,在管理上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恰恰折射出教育理念的偏差。現實中,種種打着“安全”旗號的奇葩校規屢屢引發輿論詬病。在尊重和保護學生權益的前提下,用更加科學、合理、人性化的方式,構建一個安全、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不該這麼難。

作者:耳東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