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思都關門了,奧數還要學嗎?
這兩天,教培界的兩大巨頭,新東方和學而思黯然出局,似乎宣告着一個時代的結束。
但和“雙減後”機構的涼涼相反,教輔界卻開始熱火朝天,家長們紛紛戲稱,“囤書時代”到了,而傳說中最該堅持自學的科目,往往就是奧數。
是啊,龍頭老大不在了,奧數還到底學不學?怎麼學?真是讓人左右爲難。那麼,作爲一名過氣的小奧數選手,就藉此機會,談一談曾經的競賽心得,以及自家對孩子學奧數的打算吧。
一個過氣奧數er的自白
之前,胡蘿蔔經常調侃自家的奧數和高中數學,堅持理科學渣的身份。畢竟從小到大,我都是被一堆C9的理科生日常diss着苟延殘喘的。但在普娃中,應該還是能代表了沒天賦學奧數,正常發揮的水平。
胡蘿蔔應該是在一兩年級的時候,因爲數學比較好,學校讓買了一本書,直接開始參加競賽的。這本書陪伴了我6年,是家裡唯一的參考資料和題庫。小學校內還有每週一節奧數課。
在這個配置下,小學應該是每次參賽,都會得個華羅庚金盃賽區市二等獎,五年級時得了全國二等獎。
然而上初中之後,啥都沒有了,也沒有再買過任何一本初中奧數書或者試卷,我那特別佛系的爸媽根本沒覺得奧數是個問題。而什麼培訓班,我是如此聞所未聞,以至於到遇到隊友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那些拿一等獎的傢伙是要去上課做題的!
在這種情況下,初一直接上陣還拿過市三等獎,初二當然就看不懂題目,拿到最後一個區三等後,從此消失在茫茫人海……
回首往事,在奧數上的這種折戟沉沙,多少是羊放得有點過頭。很明顯,萬年老二的我根本沒有什麼數學天才,但如果初中繼續學習的話,在奧數上吊個車尾還是有希望的吧。
這也是如今,我不太同意自家爹媽的純放養教育,覺得娃的興趣還是要稍微管管的理由。
從這個學奧數的路徑來看,我應該算是天然系選手。在有的數學的日子裡,還是很享受數學帶來的快(xu)樂(rong)的。 但 是呢,有了娃之後,早就有心理準備,曾經的一切快樂都屬於自己,而對孩子的一切妄念,都會鏡面反彈。
畢竟娃的DNA還有一半屬於隊友,一個小學階段跌破底線的學渣~
於是在娃出生之前,胡蘿蔔就想清楚了,作爲一個特別佛系、有愛的公號er——
我的女兒別的什麼都可以不學, 但一定要學奧數!
天哪,爲什麼胡蘿蔔也打起了雞血?放心,我絕對不是要推銷什麼奧數書或者課,只是想從一個比較少談的角度,分析一下——
妹子學奧數的意義
首先,有思想準備,自家孩子總有一天會接觸奧數,這當然不是爲了升學。衆所周知,現在數學競賽保送的門檻已經有多高——
跟14億讓老外聞風喪膽的asian競爭奧數,恐怕還不如走體育特長進清華的名額輕鬆,畢竟跟楊倩比射擊的纔有多少人?
正如胡蘿蔔自己,從來沒有從奧數上得到過升學的利益。但我一直很感謝奧數,引導了一個孩子走向有邏輯,高效、重視分類的思維習慣。
而這些思維方式並不需要特別複雜的計算,入門後,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而不是機構手把手教了讓你背)即可。
其次,作爲一名女性,學習奧數的經歷,讓我早年在面對性別偏見時更有自信——雖然我從小生活在城市,沒有傳說中的重男輕女,但消費社會對女性的異化一樣嚴重。
尤其在我自己家裡,我爹的夢想是女兒穿着漂亮的小裙裙,張口就來一段倫敦英語;我媽最愛關心我的一件事兒則是:"出門時一定要塗口紅哦!”他們都是C9理工科出身,鏗鏘有力的技術骨幹,但對女兒的想象幾乎跟5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沒有兩樣……
也許,多少是奧數練習中與世隔絕的專注,和敢打敢拼的心態,才讓胡蘿蔔敢於懷疑這種傳統的“女性氣質”,沒有被養成一個林黛玉習氣的花瓶。
所以在有了女兒之後,我考慮奧數的一個重點,也是生怕她被這種“女性化”的誘惑所裹挾——當然生了之後咱發現自己想多了,她連人都不太想當。
OK,這下學奧數的理由都有了,重點來了——該怎麼學呢?
好的,那麼學習的第一步,是——
確定你的孩子已經適合奧數
可能有些讀者開始憤怒了——這不是老一套嗎?奧數只適合少數有天賦的孩子?要已經知道有天賦,還來看你這麼多廢話?還不直接去看微積分了!
請注意,在我看來,除了少數在課內數學都有困難的兒童,奧數適合所有的孩子,只看父母能不能接受奧得有早有晚——
跨級脫穎而出,在激烈的競賽中獲獎,可能只適合少數有天賦的孩子。但學一些奧數的理念、思路,適合所有孩子,但家長要先確定小朋友的基礎已經打穩了,而不是早早把進度交給套路,把孩子扔給機構,
而什麼是小學奧數的基礎?乃是——
遊刃有餘的計算力
重點在遊刃有餘,而不僅是計算力。如果家長對數學的興趣是0,那可以不用看我之後說的話,直接給一個粗略的估量方法,就是孩子的校內數學成績——
一年級拿100分,不一定能學奧數。但如果考試時間是40分鐘,孩子能在20分鐘內把二年級的數學做到95分以上,可以考慮奧數。
有空看點數學的家長,可以繼續往下看了——
作爲一個當年的野生奧數選手,我一直覺得現在小奧機構飽受抨擊的原因,就是讓許多孩子太早開始正式的奧數。殊不知在開始奧數之前,需要充沛的計算力——快速大數字計算、數感打底子。還沒走好就要學跑,不骨折算是輕的。
(文字比圖更精彩!)
什麼叫遊刃有餘?入門階段的奧數題,不管看上去多簡單,都需要孩子至少有千位水平的快速計算能力作爲基礎——也就是兩位數加減乘除心算。如果有主動思考怎樣速算巧算的興趣,那就更好了。
比如當年的低年級奧數,經常喜歡用考試的年份,作爲出題的元素,也就是199X什麼的,其實也就是千位級別的運算能力。
否則,即使學會了簡單題目,計算力的不足,也會讓孩子在學習一個題型時,不能做到真正舉一反三,只能靠套路撐場面。一旦進階之後,還是可能回頭循環反覆。
空口無憑,現在我們來看一看——
一道送分題背後的水深
先出一道小題目吧:
18個蘋果,分成數量各不相同的5堆。請問最多的一堆有多少個?
機構肯定有各種方法,教會小朋友分成1,2,3,4,8。這樣的5堆。
當然,在公佈答案之前,至少要讓孩子自己獨立想出:10個蘋果分3堆,能分成1,2,7。再做這樣的題目,纔有思維訓練上的價值。
那我們現在假設小朋友就是會分3堆了,也學會5堆了。那麼,奧數入門真正的題型應該是下一道題:
5784個蘋果,分成101堆,請問最多的一堆有多少個?
什麼?說太難了,孩子只會做20以內的加減法?
那爲什麼不等到二年級,再真正地舉一反三,去做通這個題型呢?
這道題真正的要求,就是1-100,甚至更大的位數連加的巧算。
如果孩子的基礎紮實了、思維打通了,一年級還是四年級做會這道題,其實沒有什麼區別。
培養計算力的誤區
既然談到計算力,胡蘿蔔一秒鐘都不想浪費在“怎麼培養娃的XXX”的話題上,因爲這世界上多的是各種牛蛙秀,或者各種練習冊。我肯定不是最積極的一個,不配回答這種問題。
只想提醒大家一個要點——培養計算力,不是超齡天天刷題。
很多雞血家長相信,早刷多刷,就能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最後你會發現勝出的一部分家庭自帶天牛,不刷也有跳三級的數學水平;另一半就像我家對面馬路的老闆娘一樣,只是天天多了一個小時吼娃爲什麼不會做60÷12。
計算力這個東西,並不是數學本身,我覺得它應該算一門“機械學科”,就像自主閱讀、書寫、某些體育一樣,嚴重依賴生理髮育水平。程度不到硬要拔高,家長和孩子就是互相折磨;突然竄一竄發育了,一下子就水到渠成。
依賴發育,就有早晚,所以說三年級學奧數,對很多孩子來說一點都不晚,因爲他的大數字計算能力剛剛發育好,一點都不影響後續的數學潛力。
小朋友練習計算的路徑上,重在每一個節點——湊十、進位,兩位數口算、乘除……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的頓悟,不宜人力揠苗助長。
在有頓悟的基礎上,再進行能力範圍之內(而不是“趁熱打鐵”去拔高)的速度訓練。
當然,無論之前說了奧數多少優點,還是要強調一句,適合也好,信仰也罷,我們都要記住——
奧數不是培養思維的唯一途徑
尤其是小學奧數,它的本質,只是數學的遊戲,是需要快樂和刺激感支持的。這也是爲什麼強調計算速度的原因,算得快不一定能學好奧數,但算不快的奧數往往不會那麼開心。
至今還記得,作爲一名野生選手,每次去競賽的時候,總有很多題型方法見所未見,全靠數感當場硬拼。那種刺激和數字高速運轉的快感,在沒有遊戲的當時,就像是孩子們的王者榮耀了。
既然是遊戲,你見過一個孩子哭着打遊戲嗎?如果有,那一定是哪條路走錯了。也許是孩子的天性使然,也許是時機未到。
那麼,讓孩子“遊刃有餘”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降級水平開始奧數,比如三年級的學生從二年級奧數開始,二年級從一年級奧數開始。如果娃的能力足夠,他們自然會快速晉級的。
“胡蘿蔔胡蘿蔔,那一年級從哪裡開始呢?”
呵呵,誰讓一年級的孩子非要刷奧數的?
你看他是不是倒閉了?
原創目錄
胡蘿蔔還寫過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