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頂之劍落地!增額終身壽險利率破“3”, 7月2.75%產品上線?

步入降息通道,所有的金融產品都置於其中。 傳言已久的增額終身壽險利率降檔終究還是來了。

6月12日,有媒體報道,部分人身險公司將於6月底停售利率爲“3%”的增額終身壽險,7月正式推出“2.75%”的產品。一度懸在險企頭上的又一把利劍終於落地了。

在“資產荒”的大背景下,保險業正在想法在產品端減負。『A智慧保』已從多家險企證實了上述消息。

01

更新降檔

『A智慧保』獲悉,有險企已於5月底在全系統下發通知,經公司研究決定,自2024年6月30日24日起在全系統停止銷售……增額終身壽險產品。請各機構切實做好停止銷售的宣導及相關準備工作,杜絕惡意炒作及銷售誤導情況的發生。

另有機構已在內部開展新產品的培訓工作,介紹預定利率3%的增額終身壽險即將謝幕,應公司風險管控要求,7月1日將上市預定利率爲2.75%的2024年度新款產品,這一產品已經報備成功。如此來看,增額終身壽險的降檔更新已有準備。

早在2023年10月18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關於強化管理促進人身險業務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除了要求產品銷售嚴格執行“報行合一”,在產品開發上也要求“要以優化負債質量、提升發展可持續性爲目標,科學制定公司年度預算,防止激進發展、大進大出”。

在產品設計方面要求“預算應緊密結合公司實際,與公司發展規劃有效銜接,平衡好規模、價值、費用、利潤等指標,嚴格償付能力等資本約束條件,並制定相配套的考覈指標及年度業務計劃”。

“各人身保險公司應當從保險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出發,公平合理設計保險產品,努力迴歸保障本源,不斷優化產品供給。應當在回溯分析基礎上,合理確定產品預定利率、保證利率、投資收益率、預定附加費用率等各項精算假設,按照監管要求進行審批備案。”

在這之前,市場已釋放窗口指導的信息,於7月底預定利率3.5%的增額終壽險產品悄然下架,取而代之的是3%的產品。據悉,當時在銀保渠道主要以此類產品爲主力軍,新政的實施讓銀保渠道的保費收入一路下滑。整個人身險行業的新單保費增速大幅回落。

不過,轟轟烈烈的3.5%預定利率產品銷售狂歡過後,大部分保險公司提前完成了全年KPI。

02

應對“資產荒”

從第一款增額終身壽險投入市場以來,至今已有十多年,伴隨保險費率的市場化改革,預定利率也在不斷作出調整。如果放在時間軸上來看,增額終身壽險的火爆,有當下的時代邏輯。

2013—2019年,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調到3.5%,年金險在新定價利率基礎上增長1.15倍,就此開啓了儲蓄型保險預定利率4.025%的時代。2019年,預定利率4.025%的產品被叫停,而後在2023年7月後,按照監管部門的指導,預定利率3.5%的產品也退出市場,以預定利率3%的新產品更替迭代。

其中,2022年“資管新規”落地實施首年,業務模式正待破舊立新,金融資管產品面臨新舊更替。而隨着近年商業銀行連續多次下調存款掛牌利率,長期處於低利率區間已成爲不爭的事實。與此同時,資本市場的跌宕和低迷,使得基金和股票的吸引力大大下降,打破剛兌的信託產品不斷傳出爆雷的消息,居民儲蓄將面臨重新配置的需求。

保險產品則承接居民儲備的遷徙需求。其中,增額終身壽險由於具有提前鎖定收益且保額終身複利增長、長期收益可觀的優勢,因此在金融市場仍極具稀缺性。從近兩年的火爆程度來看,人身險市場,增額終身壽險當仁不讓。

有險企介紹,投保增額終身壽險,從第二個保單年度起,保險金額每年按3%以年複利形式遞增,持續終身增長。隨着年齡增長,在後期更能體現出強大的複利魅力。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無疑爲客戶提供了長期財富保值的穩定感和幸福感。不少險企還將增額終身壽險掛鉤大養老、大健康,向融合服務和風險保障的綜合解決方案轉變。

03

“瘦身”自保

終身壽險是指按照保險合同約定,以死亡爲給付保險金條件,且保險期間爲終身的人壽保險。而所謂增額終身壽險是給付的保險金會不斷“長大”的終身壽險產品。

這類產品長期以固定定價利率鎖定保額增值,榮膺炙手可熱的明星產品。尤其是可與萬能保險賬戶組成保險產品計劃,兼顧穩定性和收益性而備受青睞。

而目前,保險資金的投資並不容樂觀,從今年一季度數據來看,險企的投資端仍面臨“資產荒”和再投資的雙重壓力,投資收益率總體還在歷史底位徘徊,76家人身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超過2%的僅有4家,5家收益率爲負,更多的收益率介於1%—2%。如此表現長期下去,很難支撐預定利率爲3%的增額終身壽險的經營。

尤其最近市場上,與養老掛鉤的基金收益大跌眼鏡,多隻養老基金近一年來A份額縮水超過15%。根據Wind數據,近三年來共有22只FOF基金清盤或已發佈清算報告,其中養老FOF佔到了12只。僅在2023年就有6只養老FOF清盤,原因與今年清算的幾隻產品相同,都是因爲規模未能超過2億元而觸發清盤條款。這都爲具有久期優勢的保險產品,尤其是養老類保險產品敲響了警鐘。

儘管險企總在標榜保險採用資金池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實現跨品類的資產配置,利用長期資金優勢跨期獲取保單利益,也明確保單每年的現金價值明確寫進合同,有效抵禦市場波動,確保財富安全。現金價值超過累計已交總保費後,將以接近3%逐年遞增,鎖定長期利益,但是面對變化無常的投資市場,如何保證長期收益增長?

起伏變化是一種必然的態勢,而保證長期收益增長需要巨大的實力和幸運。現在來看,保險業首先要“瘦身”自保,然後再提供對第三方的風險保障。

本文源自:A智慧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