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資產服務專法草案出爐 業者建議可更細緻
金管會25日預告「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業者認爲執行上可以更細緻,協助市場以及投資人有足夠時間應對。(圖/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25日預告「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針對相關加密、虛擬資產產業設立專法管理,未來國外穩定幣若想到臺灣發行,上下架都需經主管機關同意;加密幣交易所認爲上下架審覈的核心目標在於提升市場穩定以及透明度,透嚴謹的審查對投資人是重要的保障。
金管會公佈的「虛擬資產服務法」草案,目前已經有10家業者申請登記,鼓勵民衆在臺灣境內交易,避免後續的訴訟、交易糾紛找不到人,市場預期最快下半年應該可以正式上路。
加密貨幣交易所HOYA BIT創辦人彭雲嫺指出,主管機關對加密貨幣的上下架進行審覈,核心目標是提升市場的穩定性與透明度,這點表示支持;過去加密貨幣市場一直以來存在項目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如果能透過嚴謹的審查制度,確保上架的幣種具備一定的技術實力、合法性與市場價值,對投資人來說是一種保障,也能降低市場上的資訊不對稱風險。
但也建議在執行面上有更細緻的安排,彭雲嫺舉例,在新幣種的審查過程中,如果能有明確的標準與時程,讓交易所可以更精準地規劃上架安排,這將能幫助市場運作更有效率。同時,在下架機制方面,當某種加密貨幣被認定爲有風險時,若能提供充分的預警機制與緩衝期,讓投資人有足夠時間做出應對,也能避免市場劇烈波動與恐慌性拋售。
在專法通過後,預期臺灣的加密貨幣市場邁入更成熟的發展階段;過去,加密貨幣產業在臺灣的定位一直較爲模糊,業者在經營上需要面對較大的不確定性,投資人也因爲市場資訊的不透明而容易受騙或遭受風險。如今,專法的制定讓產業的遊戲規則變得更爲清楚,這不僅能有效杜絕不法行爲,也能讓合規經營的業者更有發展空間,進一步吸引國內外資金與技術進入市場,臺灣的加密幣產業也將更具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