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財劃法 反映人民不滿分配不均
立法院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將使地方政府增加約三七五三億財源。雖然府院揚言要抵制,並宣稱新財劃法將嚴重影響中央施政效能,然而財劃法的爭議並非僅是朝野爭鬥,更反映了長期以來中央主導造成的資源分配不均問題。
不可諱言,增加地方財源總會讓人聯想到選舉綁樁,統一由中央政府分配似乎較爲妥善。然而長期以來這種以「臺北看天下」的思維,也造成了嚴重的資源分配不均及貧富差距擴大。以產業政策爲例,中央政府官員慣用國家整體角度來看待,最能夠量化這種整體指標的無外乎GDP成長率、人均所得、失業率等;要讓這些數字好看,只要照顧好特定產業或特定大型公司,就可以很容易達標。
近年來流行的「國家隊」背後,就是國家傾注資源在特定產業或企業上,短期確實可以讓帳面數字提升,但如果這些產業龍頭沒有外溢效果,長期反而會使產業發展變成大者恆大,壓縮中小企業的發展,造成更嚴重的貧富差距。
中美貿易戰開打後,我國產業政策快速偏向高科技產業,「罷黜百業、獨厚半導體」幾已成基本國策,這樣的政策導向排擠其他非科技產業發展,雖然政府否認,但工業出口減少、製造業衰退的「荷蘭病」早已在地方真實上演。
經濟發展總體數字的成長只是一個面向,分配的公平性也相當重要;不同縣市有各自的民情風俗及產業結構,有些縣市的環境條件就是無法發展高科技業,然而在中央主導下,若一切以效益來衡量,恐怕將使這些縣市的資源更難取得。
地方政府由於只須對轄內產業及人民負責,因此會比中央更重視區域內的分配公平,也更能夠了解區域內的產業需求,這是中央無法否認的事實。就以五金扣件業爲例,不過四、五年以前,經濟部官員才讚揚螺絲業、金屬扣件業是臺灣之光,但如今多已變成「重點慘業」代表,卻沒有看到中央有任何積極作爲。
政府近年來希望企業提高勞工薪資,但科技業的營運情況及獲利情形與傳統產業截然不同;特別是在少子化的時代,傳產業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沒有訂單,而是人力都被高科技業搶走了。
傳產往往不是中央優先照顧對象,即使想要轉型也沒有足夠的資源與能力,更有許多官員認爲傳產面臨的困境是一種「必然的產業淘汰過程」,政府的角色是培植有潛力的明星產業,而不是花資源去拯救已無法再成長的產業。然而,經濟要能正常運作,絕不能僅靠單一產業或企業支撐;臺積電不管再怎麼成長,都還是需要有人來幫他收垃圾、處理員工伙食,傳產一旦消失,明星產業同樣無法運作。
媒體總是把財劃法修法爭議形塑成「在野黨亂搞」,但其實驅使這次修法的力量,很大一部分來自首都圈外的人民及長期被政府漠視的傳統產業,對於國家經濟資源分配不均的不滿,這是執政當局必須迫切省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