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到了這一步,新任證監會主席準備對“老同事”下狠手了

這屆證監會,最近確實殺瘋了。

最新的動作是,他們準備對“老同事”下手開刀了。

這兩天,證監會發布了2024年證監會系統監察工作會議的內容,宣佈證監會將重拳整治政商“旋轉門”和“逃逸式”辭職腐敗案件,加大對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快速處置力度。

事實上,整治政商“旋轉門”,近期頻繁出現在證監會的各類聲明和發文中,也是證監會此次會議的重要內容,並且幾度強調,可見中央之重視。

我們先來說說這個政商“旋轉門”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簡單來說就是政府企業不分家,企業高管可以去政府當官,官員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爲企業高管。

老美是政商旋轉門的鼻祖:藥企高管去當藥監局長,石油公司高管去當環保部長,華爾街老總去當財政部長,這種事情被外界戲稱爲“合理分肥”。

但老美那邊更多的是商界高管去政府當官,我們稱這個爲“正向旋轉”。

我們現在則是“反向旋轉”佔絕大多數:官員從任上退休或者離職後,被企業“熱情”地聘請過去。

這些前官員利用自身人脈資源爲企業在稅務、金融、監管、財政等方面謀取利益或者提供內幕信息。

企業則給這些官員們提供豐厚報酬,讓他們繼續“發揮餘熱”,總之,政商“交流”,一拍即合。

而我們的資本市場更是“反向旋轉”的重災區:

有的高級官員離任後成爲待上市企業的董事,爲企業上市開後門,打綠燈;

有的官員離任後進到券商掛職,爲券商的衆多投行業務搞定“關鍵難題”;

有的則是在任上“幫做事”和“放鬆監管”,離任後再收受好處,以規避離任審計。

更有甚者,有的官員剛上任,屁股還沒坐熱,就開始鋪路,給企業量身定做市場準入門檻、在日常監管中“通風報信”等。

爲求隱蔽,他們還通過“股權分紅“ "顧問費”“專利技術分配”“帶病離職”各種形式實現合法收賄和離任逃逸。

逃逸式腐敗和逃逸式辭職成了官員們規避黨紀國法大棒的”妙招“。

表面上是公職的離任,實質是腐敗的遁形。

可以說,這些利益輸送的“把戲”嚴重的影響了資本市場的環境和風氣,形成了不正當競爭、降低了公共政策的效力。

他們沒有直接地貪污腐敗,但這種“新型腐敗”和“逃逸式腐敗”已經成了市場上的一顆大毒瘤。

必須嚴懲。

2017年中組部發文,辭去公職後3年內,不得接受原任職務管轄地區和業務範圍內的企業、中介機構或其他營利性組織的聘任。

2022年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政商“旋轉門”問題比較突出,要求開展專項整治。

今年2月,吳清履任新一屆證監會主席,今年3月,證監會連發四文,對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監管機構等衆多主體開啓強監管,大力整治資本市場的“政商旋轉門”和”逃逸式腐敗“。

形勢比人強。雷霆威壓,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