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限時完成 中科院豈敢立軍令狀

圖爲海軍機動飛彈車射擊雄風二型反艦飛彈情形。(軍聞社)

蔡政府第二任針對自制武器,編2373億元的軍購特別預算,以當前兩岸軍事對峙氛圍,沒人敢刪。不過,在朝野協商時,在野黨主張,臺美軍售才該編特別預算,而不是對國內採購,因爲美方收取的行政費用多爲2至3%,透明度高,但若如此,參與國防自主的軍火利益,沒湯喝也沒肉吃,國民黨團的主張雖擋人財路,卻是對的。

國防部在此之前,編了3次特別預算,都是針對臺美軍購,2次通過,都是採購戰機,1次未獲國會通過,是因採購潛艦、愛國者飛彈與反潛機。沒過的那次,是在扁政府時代,由於朝小野大,國民黨是立院多數,硬是擋了下來。3項軍購中的2項,後改列國防預算,順利採購。

蔡政府這次不循往例,把自制武器編成特別預算,的確一反常態。其中,還有數項本來是編在國防預算,而且都是立院三審通過的,都還沒有執行完畢,竟全數搬家,挪到特別預算。更甚者,品項與數量保密,搞得神秘兮兮;被立委抓到金額暴增,或是有灌水嫌疑,就解釋包括蓋飛彈陣地和彈庫的營建工程經費也算進去。如此,挖出來的土方,可有編列預算繳庫?

這筆2373億元全委託中科院承製或發包,問題是,中科院過去未曾如期、如質、如預算交貨的紀錄,可以說上3天3夜說不完;遠的不說,海軍新一代戰艦委託中科院研製的關鍵項目,一直做不好,又沒罰則,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當然,研發有風險。不過,國防部強調,在特別預算裡,要中科院做的飛彈,都是技術成熟項目,如此,中科院就沒理由做不好。換言之,在特別預算限定的5年內,中科院答應的量產數量,1枚都不能少,少了得提頭見人。只是中科院連蓋個增產飛彈的廠房進度都落後,就算敢拍胸脯保證,還是無法讓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