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戰場丨中芯國際三季度營收首超20億美元 業績會釋放那些信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倪雨晴 深圳報道
11月7日,中芯國際發佈了2024第三季度財報,業績大幅上升。當季營收爲156.1億元,同比增長32.5%;歸母淨利潤爲10.6億元,同比增長56.4%。
今年前三季度整體來看,中芯國際營收爲418.8億元,同比增長26.5%;淨利潤27.1億元,同比減少26.4%。
談及三季度的上漲,11月8日,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上半年國內客戶爲了爭取市場份額備貨建立庫存,海外客戶因爲地緣政治考量對衝市場的風險,將本應在三季度出的部分出貨拉到了二季度。在三季度,12英寸出貨淨增量填補了8英寸的出貨減少量,使得季度出貨環比基本持平。”
同時,“伴隨本土化需求加速提升,主要市場領域的芯片套片產能供不應求,12英寸部分節點價格向好,產品組合優化調整,使得三季度公司的平均銷售單價環比上升,”趙海軍說道,“綜合以上兩個因素,中芯國際三季度收入環比上升14%,達到了21.7億美元,首次站上了單季20億美元的臺階,創了歷史新高。”
今年四季度,中芯國際的指引是收入環比持平至增長2%,毛利率介於18%至20%之間。至於全年業績,趙海軍表示,公司全年收入預計在80億美元左右,年收入增速約27%,“全年毛利率預計在17%左右,年底月產能預計達到摺合8英寸90萬片左右。其中爲了滿足公司已有客戶的需求,公司加速佈局功率器件產能,從而充分支持汽車工業和新能源市場的發展。”
在他看來,上一輪週期中,公司收入的最高點在2022年三季度,因爲複雜外部因素的影響,這一輪週期被拉的較以往更長,行業復甦較爲溫和。
近期,作爲國內半導體標杆,中芯國際二級市場股價猛漲,年初至今,A股漲幅達89.17%。截至11月8日收盤,中芯國際A股最新股價爲100.30元/股,市值約8000億元。
此外,從11月8日市場行情看,半導體板塊普遍上揚。消息面上,昨晚就有傳聞稱,臺積電發了正式電子郵件給AI客戶,11月11日後暫停供應7納米及以下製程芯片給中國大陸客戶。
對此,臺積電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複道:“對於傳言, 臺積公司不予置評。臺積公司遵紀守法,嚴格遵守所有可使用的法律和法規,包括可適用的出口管制法規。”
對於後續動態業界正在觀察中,也有國內GPU廠商向記者表示,目前尚未收到相關消息,但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臺積電是在和AI芯片廠商溝通芯片審查的相關規定。
當前,隨着美國總統大選落定,芯片出口管制政策是否會繼續收緊,也將影響臺積電後續動作以及半導體市場走勢。
產能利用率達90.4% 中國區營收佔比提升
具體來看中芯國際的財報,首先從出貨區域看,中國區收入佔比高達86.4%,同比增長2.4個百分點,環比增長6.1個百分點,展現出中國市場的強勁需求;與此同時,美國區佔比爲10.6%,同比降低了2.3個百分點,環比降低了5.4個百分點;歐亞地區佔比3%,同比環比基本持平。
趙海軍解析道:“出於地緣政治考量和響應中國市場的需求,部分海外客戶在二季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拉貨,所以三季度收入佔比環比下降6個百分點。中國客戶在本土需求加速及出口需求整體良好的情況下,逐步進入中高端產品市場,三季度收入佔比環比上升了6個百分點。”
再從三季度晶圓收入來看,12英寸晶圓佔比78.5%,8英寸晶圓佔比21.5%。中芯國際指出,三季度新增2.1萬片12英寸月產能,促進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平均銷售單價上升。整體產能利用率提升至90.4%,毛利率提升至20.5%。
趙海軍表示,8 英寸因部分出貨提拉到了二季度,收入佔比下降,而12 英寸整體接近滿載,對新開出來的產能迅速驗證並投入生產,收入佔比則提升。
最後再看應用場景角度,來自智能手機收入佔比24.9%,同比下滑1個百分點,環比下滑7.1個百分點;電腦與平板佔比16.4%,同比下滑12.8個百分點,環比增長3.1個百分點;消費電子佔比42.6%,同比增長18.5個百分點,環比增長7個百分點;互聯網與可穿戴佔比8.2%,工業與汽車佔比7.9%,同比及環比均有所降低。數據體現出,手機之外的消費電子市場需求有較強恢復,其他細分領域同比都有所回落。
對於第四季度的預期,趙海軍表示:“過去幾個季度公司12英寸產能一直供不應求,原來有一些客戶的訂單沒辦法按時完成,四季度是傳統的淡季,客戶審視年初制定的計劃,如果沒有實現的那個部分,往往減少的量會發生在第四季度。雖然在四季度客戶對投片和收穫的意願不是那麼強,但是經過和客戶的協商,公司四季度出貨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此外,四季度中芯國際預計再釋放約3萬片12英寸月產能,但新增產能驗證需要時間。因此,中芯國際預計四季度整體產能利用率和出貨有所下降,但是希望通過產品組合優化來提升平均銷售單價,從而來保證四季度收入不受影響,做到環比持平到略有增長,毛利率相對平穩。
行業還未見底 明年預計增長
半導體在週期底部已久,今年開始有回暖勢頭,多家頭部廠商給出逐步復甦的信號,中芯國際又是如何看待?
業績會上,被問及明年半導體的週期走勢時,趙海軍表示:“以美元計算,大家推測來年都是成長,AI領域比較高,10%以上的成長,如果是把AI拿掉,預測4%~9%之間,沒有雙位數。”
他進一步分析道,由於很多產能紛紛開出來,現在和來年各個市場還處在一個供過於求的狀態,可能帶來一定的價錢鬆動。所以可能晶圓的出貨會是雙位數,但營業額的成長會是單位數。
趙海軍還表示:“其實現在行業還沒有見底,或者說最弱的一個環節是工業和汽車領域。美歐主要的汽車供應商的公告都不是很好,股票跌得都很厲害,但是大家都抱有希望,覺得庫存在消耗,來年下半年會回來,如果恢復,可能(增長)數字還要好一點。”
而在工業領域,趙海軍提到了中國的光伏和電池市場,如果庫存消耗掉,來年行情好一點,對中芯國際和同行也會有比較好的推動。
除了工業和汽車板塊的成長不確定之外,趙海軍認爲中芯國際的其他四個應用市場都將有所增長,包括手機、手環手錶等通信產品,電腦周邊,其他消費類產品和IoT產品。
尤其是手機之外消費電子類產品,“中國的出口還是非常強勁,也很有競爭力,當然價錢也有鬆動,但總量還是在成長。所以我們覺得這幾個領域差不多都是單位數的成長。”趙海軍說道。
與此同時,趙海軍談到了AI的巨大動力,他表示,AI是半導體界的一個福音,使得半導體又能夠煥發青春好多年,大家都獲利。中芯國際也受益不小,也有很多客戶因爲其他地方產能排不上,找到中芯國際。
事實上,除了最先進的製程,很多AI產品成熟製程就可以滿足,而隨着AI落地普及,NPU的需求正在增加。
趙海軍說道:“原來我們講的AP,比如冰箱、電視、空調裡的大概就是一個簡單的CPU,再加一點GPU,現在裡面都加了NPU,這也是AI的一部分。當然這一部分不是龍頭公司專門涵蓋,反而是中芯國際這樣的公司大顯身手的地方。”
在他看來,AI帶來的不光只有數據中心的增量,還有邊緣計算的普遍應用的市場,中芯國際消費類大量的增長,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此外,趙海軍提到了產品替代話題:“接下來會比較緩慢的替代了,現在大宗的應該達到一定的百分比了,因爲國內的終端無論是汽車還是手機還是其他的產品,大家也是有國際化視野的,也是希望有多個供應商來做。所以當達到1/3左右的供應鏈的百分比之後,剩下來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他還指出,來年要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增量不增價”,更好的產品中硅含量增加了,但是銷售單價不變,就會壓縮到供應鏈。
成熟製程產能過剩 加速功率器件佈局
芯片需求行情之外,業內還關注的一個話題是產能。尤其是近年來國內成熟製程產能增長,有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當前出現局部產能過剩的情況。
對於國內產能建設情況,趙海軍在業績會上表示:“現在沒有聽到代工領域裡有更多新項目的發生或者宣佈,應該說新宣佈的項目在減少,沒有去年那樣扎堆,這是第一個趨勢。第二,去年發的訂單今年接受了很多,來年剩下來的不是那麼多,所以應該是今年增量是一個高峰,來年還是增量,但是來年應該沒有今年多。”
他進一步談道:“現在行業還沒有完全恢復,這個時候產能過剩是很正常的,等到恢復的時候,可能整個產業的平均利用率要達到85%或更高。包括預測的新投入的產能,今年中芯國際可比的同行平均產能利用率應該在70%左右,說明現在產能過剩還是很多,來年這個狀況不會有非常大的好轉,如果不更加惡化的話,大家要應對好,要充分跟終端客戶開發新產品來保持。”
不過當前,中芯國際計劃擴張功率器件的產能佈局,主要是面向汽車和工業的場景。
趙海軍分析道:“現在功率器件分離器件產能在全世界是過剩的,在中國也是過剩,但是如果細分,就會發現這些產能主要都是2000年以前建設的產能,或者是原來大家用來做摩爾定律的、用來做存儲器的,後來做不下去了,淘汰的產能來做這個部分。但現在有新的要求,比如最新的汽車上用的供應都變成了48伏,傳統的供應商的產能第一質量達不到要求,第二個沒有設備能力,所以大家尋找強的生產能力、工藝控制能力、新的器件架構,這種呼聲很大。”
對於中芯國際而言或是一個新增長點,“中芯國際是個成長型的公司,我們需要把自己的平臺來建設完整,所以也希望去做,而且別人不能做,原有的產能不能做,正好我們在擴建產能,就把它做起來。”趙海軍說道。
那麼,選擇加大功率器件部分,是否意味着要新增很多產能?趙海軍給出了否定的答案:“用功率器件來算,可能4萬片只相當於還不到1萬片邏輯電路產能,所以我們是在原來邏輯電路宣佈的片數上面轉一部分出去做,並不會因爲功率器件增加,中芯國際整個的產能規模或者新的投資就增加了。我們在多了一個新的產品平臺的時候,只需要增加一兩臺專用的設備。”
不過他也指出:“我們遇到一個問題,大家覺得很多中芯國際不能夠完成,我們缺少很多東西,然後(客戶)必須得找好幾家代工廠來一起談這件事,就使得中芯國際很被動。所以第一件事我們要做到完備性,第二就是要做到多大的規模。”
在功率器件上,現在中芯國際是以國外的客戶爲主,現在新的空間正在打開。趙海軍表示,在工業用汽車用功率器件上,原來國外供應鏈佔了中國國內終端生產總需求大概有80%以上,現在大家期待把一部分製造拿到國內來做,中芯國際希望整合資源接住這部分生意。
對於具體的規模目標,趙海軍介紹道,在中國進行製造的裡面,“我們希望能夠起碼接轉移到中國的1/3左右。如果供應商將來都是有1/3在中國製造,那中芯國際接它製造的1/3,這樣的產能規模還是要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