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勝券在握》票房慘淡,45歲的鄧超又栽了大跟頭!
上映首周,鄧超新片《勝券在握》儘管拿到了超8000萬的票房,單日票房也是位居榜首,但比起預期還是有着較大差距。尤其對比導演劉循子墨的上一部影片《揚名立萬》來說,《揚名立萬》最終是拿到了超9億的票房,而如今這部新片預測總票房還不到3億。
當然,豆瓣6.8的評分也是不及《揚名立萬》。
儘管有着《揚名立萬》的原班人馬,可是整個質感方面還是相差不少。而這一次更是有着鄧超的助陣,但顯然對於45歲的鄧超來說,又栽了個大跟頭!
鄧超上一部影片《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在歷經撤檔重映之後,最終票房也只有1億,讓鄧超是虧了個底朝天。
鄧超如今是很難回到巔峰時刻了。在過往,他的影片不管口碑再差,起步就是5億的票房,諸如《分手大師》《惡棍天使》《銀河補習班》等,但是今非昔比,觀衆也不再那麼好欺騙了,更爲謹慎理性了,即使如今這些影片相比過往口碑並不算差,但也吸引不了更多觀衆,拿到更高的票房了。
但是,對於如今這部《勝券在握》,雖然票房失利的主因並不在鄧超,但是鄧超本身也是有着一定問題的。尤其其身上的綜藝喜劇性,在該片中大大削弱了角色人物的現實性。
《勝券在握》作爲職場喜劇影片,是又一部關於大廠裁員的故事,在之前已經有着大鵬的《年會不能停!》和徐崢的《逆行人生》。某種程度上,鄧超在《勝券在握》中飾演的白勝和徐崢在《逆行人生》中高志壘是同一類角色,但是明顯感覺到鄧超是不夠真實接地氣的。而這也是整部影片的最大問題,透露着一股虛假懸浮之氣。
整體而言,《勝券在握》是一部標準的程式化商業片,從角色到敘事,這一切都是套路模版化的,整個設計感很是明顯,所以口碑評分並沒有太差,但也沒法更高,如此的拍攝早就決定了它的上限。
從整個角色人物設計來看,自上而下的都是工具人臉譜化的,從上層高管到中層管理再到普通員工,一切都是刻板印象的設計,讓整個角色人物顯得毫無活力,一片死氣沉沉。雖然有着不少實力演員加持助力,可是演技再好,對於這樣的角色人物也是無力的。
雖然這是一部講述大廠職場的影片,可是對於普通觀衆來說,更像是在看一個個被強行設計的人物的舞臺劇。你方唱罷我登場,插科打諢自我意淫,沒有職場的真實感。
正如觀衆所說,主創團隊大概就沒幾個人真正上過班,沒見過幾個活生生的同事,他們都是通過網絡蒐集素材,沒有深入到大廠調查採訪,乃至長時間的體驗。即使他們能夠到大廠體驗,但也未必能瞭解到真相,體驗出個所以然來。
從整個呈現來看,還是太過急功近利,甚至有點偷懶,利用萬能的電影創作公式將自認爲的現實職場的一切套入了進去,絲毫不管是否現實和合理。
作爲鄧超飾演的男主角白勝,影片中的他又是揹負鉅債,又是遭遇裁員,可是一點也讓人同情不起來,到了之後的逆襲翻盤也是讓人沒有多少爽感,而到了最後的幡然醒悟再次迴歸,也是不痛不癢。一方面,鄧超的整個氣質形象的問題,削弱了角色人物的現實性,另一方面這一切的設計太過刻意。整個職場逆襲的劇本故事,同以往那些勵志故事沒有任何差別,反而更是顯得虛假懸浮了。
這部影片的整個敘事層面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就是非常標準的爽片式套路。
可是一點也讓人爽不起來,因爲這樣的故事太過虛假了。
有人說它是職場童話,在荒誕和黑色幽默之間想要極盡諷刺,引發共鳴,可是卻忽視了現實的基本邏輯,與想要吸引的受衆是脫節的。
這部電影確實想要爲普通打工人發聲,想要諷刺大廠體制的各種弊端,但所講述的和表達的都是隔靴搔癢,都是在追逐話題熱點,根本就不是在真正的關心打工人,與打工人是相差甚遠的,自然就無法引發共鳴,與之共振。
還是那句話,主創們根本就不瞭解職場,也不是在爲打工人發聲,只是想要拍電影賺票房。
另外影片中是圍繞着“超級AI”的項目推進的,這樣的一個項目放在當下更是不合時宜,已經完全過時了。當然這個項目也是非常初級的,更不要說用活人冒充AI的降智橋段,將一羣高管騙的是團團轉,真的是讓人無語透頂。
《勝券在握》是一部自嗨式的職場電影,沒有人關心打工人,也沒有人解決職場問題,都是假把式的套路化的設計和演繹。
在職場類型片中,它顯得平庸平淡,無法像導演上一部電影《揚名立萬》帶來的眼前一亮,自然就無法贏得更高口碑和票房了。而對於鄧超來說,就像黃曉明一樣,做出了自我的嘗試和顛覆,但這還遠遠不夠,必須要捨棄一些東西,方纔能得到另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