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人成爲家鄉推薦官

紮根泥土的新農人、捕捉鄉情的攝影師、圈粉無數的主播……隨着各類社交平臺的飛速發展,不少年輕人脫穎而出,成爲家鄉推薦官。一項媒體調查顯示,在1333名受訪青年中,97.1%的青年願意推薦自己的家鄉,88.2%的青年希望家鄉有一天能夠出圈,充分顯示出廣大青年對家鄉的自豪感。

年輕人爭當家鄉推薦官,體現出濃濃的鄉情。無論是土生土長的原住民,還是回鄉歸巢的返鄉人,抑或是心繫故里的異鄉人,家鄉是共同的情感紐帶。他們用鏡頭展現家鄉的美景美食,用創意爲文化傳承增添新意,用真誠把流量轉化爲留量,爲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與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年輕人爭當家鄉推薦官,背後是小城發展的日新月異。從休閒廣場星羅棋佈、運動場館一應俱全,到網絡寬帶遍佈城鄉、快遞運輸全面覆蓋……隨着一系列扶持縣域經濟發展舉措的出臺,縣域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居民消費加快升級,城市面貌煥然一新。《2023年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顯示,百強縣中進入“GDP千億俱樂部”的縣域達到54個,中西部千億縣增至10個。小城顯現出巨大的經濟活力與韌性。

年輕人爭當家鄉推薦官,離不開移動互聯網和自媒體平臺的蓬勃發展。年輕人擁有活躍的創新思維,善於從不同角度發掘家鄉資源,將自然風光、民俗文化、特色產品等通過創意包裝與故事講述,使更多人“種草”好景好物。他們還善於利用互聯網平臺優勢,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多元化手段,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將家鄉展示給廣大網友,營造出更好的互動氛圍,進而形成口碑傳播,進一步擴大家鄉的影響力。

當年輕人的推薦與家鄉的發展雙向奔赴,便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年輕人創新的推薦方式,不僅吸引更多遊客的目光,還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這既能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還促使更多人爲家鄉貢獻力量。相關部門不妨通過搭建平臺或提供資金等方式,鼓勵更多年輕人發揮創意與熱情,採用多樣化的方式爲家鄉代言,充分展示地方獨特魅力。(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朱軼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