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經濟隨筆丨全國用水“賬單”的變與不變

(原標題:新華社經濟隨筆丨全國用水“賬單”的變與不變)

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 題:全國用水“賬單”的變與不變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水利部初步統計顯示,2023年我國用水總量保持在6000億立方米左右。

2014年以來的10年間,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近一倍,用水總量總體穩定在6100億立方米以內。這意味着什麼?

用水總量10年大體穩定,其背後是一些重點領域用水量的大幅下降。與2014年相比,2023年的工農業用水量分別下降約28%和約5%;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各降41.7%和55.1%;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由0.530升至0.576。

這份用水“賬單”,顯示我國用水效率和效益不斷提升。

水資源短缺,向來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節約用水,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措施。

10年來,節水優先的理念一以貫之。通過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我國用水方式開始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

變的是用水效率,不變的是節水方向。人多水少,水資源短缺的現實,要求各行各業繼續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

農業是我國的用水大戶,佔全國總用水量的60%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越高,說明灌溉水利用的效率越好。我國這個係數從10年前的0.530升至2023年的0.576,小小數值變化的背後,是我國灌區節水改造,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推廣噴灌微灌等先進技術的巨大進步。

10年間的縱向比進步明顯。但是,橫向與節水效益較好國家的係數0.7到0.8相比,提升空間依然巨大。

工業用水量大幅下降,同樣是工業企業不斷提高先進節水技術、工藝和設備等的體現。與農業取得節水進步一樣,工業用水方面繼續進步的空間同樣不小。

節水步伐需要加快,發展潛力仍待釋放。比如再生水、集蓄雨水、海水淡化水等非常規水源的利用,2023年全國利用量爲210億立方米,是2014年的3.5倍。但總體而言利用水平目前還不高,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有受訪專家坦言,我國節水制度政策體系還不夠完善、激勵約束作用也不夠明顯,節水創新和產業發展比較薄弱,部分地區非常規水開發利用不足、缺乏資金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節約用水條例》近日公佈。這個將自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條例,對用水的全過程進行了細緻的劃分並有明確規定,同時從工業、農業、生活等方面提出了綜合性的節水措施。

節約用水涉及千家萬戶、千行百業。形成節約用水的共識和行動,是實現節水目標的關鍵。條例對節水獎懲、社會參與、監督考覈等都有規定,它的實施有望大力促進全社會節約用水。

好風憑藉力。目前,國家正在持續將農業、工業、城鎮等領域作爲節水重點,強化區域重大戰略節水行動,強化非常規水利用,大力發展節水產業,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水資源利用,不變的是節水優先方針,變化的是各種利用方式。只要牢牢把節水放在優先位置,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持續提升,從而爲保障國家水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