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泰/新少子女化對策是「對」策嗎?
自八月一日起有四所大學退場,此消息衝擊許多私校,因爲遲早會輪到。隔日驚聞股市大跌,接着八月五日跌幅更是空前,兩日股市跌近三千點。大學退場與股市崩跌,幅度都是臺灣歷年之最,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純是臺灣內部因素,後者則相當程度受到國際因素的影響;換言之,股市漲跌難以預測,但大學的崩盤早就預見,政府卻拿不出辦法來。
二○一四年臺灣出現第一所大學倒閉,當時有記者打電話問我說「你們人口學家爲何不早一點提醒政府?」我只能苦笑告知記者,一九九四年教改運動提出廣設高中大學訴求時,我就提出警告了!可是當時媒體跟着民粹走,根本不在意我的呼籲,我只能頻頻投書,孤獨地走了十二年;直到二○○六年大學首度發生招生不足,政府才驚覺「怎麼會這樣?」難道這些決策者,不知道十八年前出生者,就是當前大學新生的主要來源?
更令人扼腕的是,媒體刊出首度招生不足的消息之後,有學者投書大談大學崩盤,不僅媒體競相訪問,更妙的是兩天之後有民衆投書,大讚那位學者「真知灼見」,筆者差一點昏厥!
這次四所大專退場有近千名學生,依照「專案輔導學校停止全部招生後停辦時仍在校學生分發辦法」規定,分發學校以鄰近縣市之同級、同科系學校爲主,看來學生是有去處了;此外,校地移轉或處置的問題也不大,畢竟校地值錢。可是,老師的安置與未來發展呢?
不論誰執政,都知道大學崩盤主因是少子化。在馬政府時期首度在文告上呼籲「少子化是國安危機」,並推出一些措施,二○一一至二○一五年間生育出現一波回升,年平均有廿一萬個嬰兒。換言之,大學招生繼續緊張五年之後,二○二九至二○三三年即有機會喘口氣。不妙的是,二○一六年生了廿點五萬個嬰兒之後,蔡英文執政期間生育連續跌了七年,去年只剩下十三點五萬個嬰兒。也就是說,二○三四年之後將出現大學崩盤的主震,每年可能有十所大學需要退場。當前的教育部長官,對此可預見的未來,做了哪些準備?
卓揆也不妨回頭看看,何以馬政府提出少子化是國安危機之後,彼時的鼓勵生育措施在金融大海嘯籠罩下,預算規模不及當前十分之一,卻能帶動生育回溫五年?而這絕不會是因二○一二年是龍年的關係,只要去比較二千年千禧龍年的增幅及今年龍年的表現就會明白。
近日行政院規畫「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劃」,爲學齡前幼兒托育推出「增加平價名額」、「降低就學費用」、「發放育兒津貼」,並納入「○至六歲國家一起養」政策。這個號稱二點○版本的特色,仍是和過去一樣繼續加碼,例如推出未滿二歲的幼兒公共化及準公共托育補助,分別再加碼提高至七千元、一萬三千元,以及持續擴大公共化與準公共服務等措施。卓揆應知,蔡政府率先推出「○至六歲國家一起養」政策,並逐年增加預算,可是成績是年年負分,出現生育率與生育量連七年雙降,何以如此?
至少有一件不需花錢的作爲,何不試試?那就是扭轉年輕人的價值觀。試想,若年輕人不認同婚姻與家庭,縱使行政院宣稱二點○版可以協助他們「願婚、敢生、樂養」,卻恐會變成「怨婚、怨生、怨養」。(作者爲臺大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