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盤科技投資利器,你確定不瞭解一下?

都說今年股市賺錢難,但大家對ETF的投資熱情卻越來越高,而且越跌越買。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15日,全市場股票型ETF規模合計超過1.4萬億元,相比年初逆勢淨流入超3300億元。

推出時間僅三個多月的科創100,無疑是近期熱門ETF之一,目前科創100跟蹤規模也已突破200億元。

作爲第二批上市的科創100ETF,科創100ETF華夏(588800)認購戶數近4.4萬,認購規模38.95億元,成爲首募階段認購戶數最多,規模最大的跟蹤科創100的ETF,上市當日成交額達12.17億元,也在同類基金中居首。

科創100成色如何?

科創板是國內“硬科技”企業上市首選地,從板塊定位上來看,科創板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企業,聚焦“硬科技”和“卡脖子”領域。

今年8月7日,科板100正式發佈,作爲繼科創50之後的新銳小盤成長指數,它由科創板中市值中等且流動性較好的100只證券組成。

而且科創100與科創50成分股互不重合,科創100是從科創板裡選公司市值排名51-150的股票。

科創100更聚焦高成長科創黑馬,捕捉新銳潛力與成長機會,同時具備鮮明的規模特徵、產業分佈和成長屬性。

也有人說,科創100是小盤科技投資利器。

從市值分佈來看,與科創50中大市值定位不同,科創100成份股中87只流通市值都在100億元以下,代表科創小盤成長風格,聚焦潛力黑馬,更突出的成長與上漲彈性。

從行業分佈來看,科創100行業分佈多元均衡,對科創板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科創100前五大行業分別爲醫藥生物、電子、電力設備、機械設備和計算機;從申萬二級行業分類來看,前五大行業分別爲半導體、醫療器械、生物製品、電池和軟件開發。從集中度來看,前十大成分股集中度僅21.91%,行業均衡多元,代表性更強。

科創100的多元均衡與科創50的聚焦龍頭形成明顯的錯位互補。

科創100爲什麼會受到關注?

今年8月下尋,監管層宣佈減持新規後,科創板減持受到了嚴格規範,科創100成分股中,超過一半公司受到減持新規的限制, 這使得目前資金面上發生了一些積極的變化。

年內科創板回購公司已經達到82家,機構資金也在持續增配科創100成分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厚了現階段投資科創100的安全墊。

而且科創100本輪調整已超3年,尤其今年四月以來A股持續下行,市場情緒悲觀,科創100年內跌幅達10%,再度回到歷史最低位附近,向下空間有限。

此外,在創新能力與業績彈性方面,科創100公司也呈現出“高研發投入、高營收增長”的特點。

據中證指數公司信息,科創100指數樣本公司2022年度合計研發投入289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平均達到19%,目前科創100近2年一致預期盈利複合增速達到47%,研發強度與營收增速均高於科創板市場平均水平,也遠高於主要寬基指數。

政策利好+調整充分+高成長,投資性價比凸顯。

科創100還值不值得關注?

首先,從長期視角來看,當前經濟發展從老模式(房地產+基建)向新模式(房地產+基建+綠色經濟+數字經濟)切換。

而且伴隨着產業政策加碼+科技行業基本面改善,投資邏輯向成長傾斜,中小科創性企業性價比高。

科創100兼具寬基與新銳成長雙重屬性,相對主題投資更包容兼濟,避免劍走偏鋒,捕捉向上的勝率;相對其他寬基,小盤科創有望帶來高銳度,捕捉更強彈性。

通過覆盤過往三輪科創行情,科創100期間漲幅遠超中證500、中證1000等主要成長性指數,體現更突出的成長與上漲彈性。

其次,經過多輪迴調,多重悲觀因素已被過度定價,A股政策底進一步夯實,市場正在經歷“冰點時刻”,在震盪中邁向市場底。

而且伴隨着近期中美關係緩和,科技企業受到無理打壓也會相對減少一些,外圍環境比上一階段要好。

政策層面,近期證監會也提到要“引導公募基金將更多的資金配置到戰略新興產業,提高公募在A股的持股比例,進一步支持企業在原創性技術創新、‘卡脖子’等關鍵領域開展公關。”

因此,現階段佈局科創100的機會更優,底部蓄勢階段,投資勝率或許會更高。

如果你也認可菜基的投資邏輯,可考慮關注科創100ETF華夏(58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