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向“新”,融創未來——深圳前海成港青北上創業沃土

新華社深圳6月12日電(記者王豐、肖逸晨、劉明洋)“來前海創業,一方面可以獲得當地的科創支持政策,另一方面可以藉助粵港澳大灣區的科研、風投、人才等資源,加速產業發展與產品孵化。”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來自香港的創業青年王聰說。  前海位於珠江口東岸,2010年設立時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2021年擴大至120.56平方公里,一頭連着香港,一頭連着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  作爲深圳幻影未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王聰介紹,公司的核心成員由來自深港兩地的青年組成,專注於高度擬人化AI虛擬人的研發與應用。產品已經在上海、福建等地落地,並與騰訊、中國移動、華爲等多家行業頭部公司達成深度合作。  王聰是香港青年投身前海火熱創業就業的縮影。數據顯示,目前,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累計孵化香港創業團隊691家;放眼整個前海片區,註冊港企9055家,註冊資本9469.47億元人民幣;在前海工作、生活的香港居民超過1萬人。  “前海已發佈‘支持港澳青年12條措施’,連續8年舉辦前海粵港澳臺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副局長王錦俠介紹說。  自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以來,從不斷涌現的科技創新平臺,到不斷“擴容”的基礎設施新通道,再到不斷深化的機制、規則銜接進程,以前海爲代表的粵港澳大灣區日益成爲吸引廣大青年創業就業的沃土。  來深圳前海之前,餘廣滔在香港做有機廢棄物分類回收已小有成績,而國家倡導綠色循環、推行垃圾分類的政策“風口”,以及昆蟲生物技術帶來的靈感,讓他決定把創業版圖拓展到整個粵港澳大灣區。  “我們從香港來到深圳,兩地地緣接近,基本是同城的概念。深圳前海對香港年輕人過來創業有很集中的政策支持、很好的環境配套。”餘廣滔說,團隊在前海管理局的牽線搭橋之下找到了合作伙伴。一直在打造的完整有機廢棄物處理再生系統在廣東東莞落地,其他項目也在不同城市取得新進展。  香港青年、創業者和科研機構紛至沓來,一系列支持政策成了他們選擇在前海安家落戶、投資興業的“定心丸”。  創業就業方面,“前海港企貸”已經落地,港澳23類專業人士經備案(登記)即可執業;教育方面,首家哈羅港人子弟學校開校,前海已累計建成9所國際學校,吸引1896名港籍學生入學就讀;醫療方面,累計引進8家國際化醫療機構,落地“港澳藥械通”;法律方面,前海法院首創“港區陪審”“港區調解”制度……  作爲第一批來到深圳前海創業的香港青年,陳昇已參與多個深港創業基地建設,服務超過300名來大灣區創業的香港青年。從“來了就是深圳人”到“大家都是灣區人”,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創業就業、居住生活。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深圳速度’,看到了日漸廣闊的大灣區發展機遇。”陳昇說,年輕人非常有拼勁,很多科創企業從無到有、發展壯大,“也讓我們不自覺地加快腳步,向前奮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