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觀察】英偉達狂飆,把蘋果甩出諾基亞的影子
坐二望一,英偉達市值繼續飆漲,3萬億美元不是終點,6月6日超越蘋果之後,"AI賣鏟人"距離微軟把持的王座僅一步之遙。
微軟也是AI淘金潮的受益者,對當紅大模型公司OpenAI的投資,對ChatGPT的功能綁定,助力老牌科技巨頭重回巔峰。
有人歡喜有人愁,與其說微軟、英偉達贏得輕鬆,不如感慨"蘋果輸得不冤"。微軟、英偉達和蘋果,算不得嚴格意義上的競爭對手,但打敗你的往往不是對手。
這一幕像極了蘋果超越諾基亞。與摩托羅拉、三星、索尼纏鬥不休時,當年的諾基亞可能根本沒認識到iPhone加持下蘋果的殺傷力:後者多數時間是競爭並不佔優的電腦製造商。
尚無證據表明微軟、英偉達、蘋果會殺入對方腹地,但移動互聯網時代到AI時代的躍遷,要比PC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躍遷大得多,而機會越大,危機也越大。
微軟、英偉達已經在AI進程的不同層面獲得了優勢,蘋果稍顯遲鈍,過去十餘年,i系列產品的成功是標誌性的,但蘋果的創新放慢了節奏,維持性技術創新倒也不缺,顛覆性技術創新始終不見。
維持性技術創新,或者說微創新,對大廠是低成本且安全的,轉化成規模效益的雪球越滾越大。一旦競爭者擁有了顛覆性技術創新,再大的雪球全然無用,因爲對手拿出的是長槍大炮。
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Research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蘋果公司中國區iPhone的銷量下滑了19%,爲該設備2020年以來在華表現最差。因此順着電商"6·18"促銷,蘋果搞起了史上最大優惠,實現了連續銷量暴漲。
與手機廠商拼份額,價格戰是好東西。但逐鹿AI,微軟有算法,英偉達有算力,蘋果難道靠"滿4000減400"?
壞消息不止於此,今年2月,蘋果決定放棄造車,取消這一搞了十多年的項目。儘管讓雷軍、李想感慨"是絕對正確的戰略選擇",無疑暴露了蘋果面向未來略顯猶豫的不安全感。
如今,對蘋果掉隊的擔憂,從消費者的用腳投票,反饋到了資本市場:有更好的投資標的,蘋果可以是被拋棄的對象。
從本質上說,諾基亞當年不是錯判了蘋果,而是錯判了時代。巨頭躺在功勞簿上,沒能把握從功能手機到智能手機、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產業升級,肯定無法點亮基業長青的科技樹。
好在AI馬拉松開跑不到兩公里,蘋果有機會,還是大大的機會。畢竟AI三要素,相比算法、算力的實力不明,蘋果在數據的優勢有目共睹,應用層面的後發制人或者生態、商業層面的收割不無可能。
拿諾基亞照鏡子,蘋果請加把勁。
北京商報評論員張緒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