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文化有哪些傳承 爲何武漢的文化越來越淡 其根源是什麼

“敢爲人先,追求卓越”是武漢城市的精神和內核,“武漢每天不一樣”是武漢城市的宣傳語。

我們從官方非常簡單的提煉中,能窺見真知,如果從全國的角度而言,這樣的宣傳語恰到好處,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湖北人,乃至武漢人非常精明,敢於開闊創新。

換一種角度,以作爲生活乃至定居在武漢的人而言,則絲毫體驗不到敢爲人先,追求卓越,從本地人而言,如果是拆遷戶,有一定的籌碼和資產,他們會過得相對安逸,如果是在武漢工作的外地人而言,他們被生存和生活壓彎了腰,更加思考體會不到敢爲人先,特別是有車貸和房貸這樣的羈絆以後,而現在的大環境,似乎也做不到敢爲人先,追求卓越。

那麼,武漢漫漫的歷史中,武漢的這些歷史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文化沉澱,在我們的生活中,乃至工作中,什麼樣的差異性,能區別武漢以及外地,武漢人以及外地人?

從歷史的角度而言,武漢文化底蘊深厚,蘊含着盤龍文化、荊楚文化、黃鶴文化、東湖文化、道教文化等諸多優秀文化。

武漢文化體現最明顯的是武漢方言,俗稱武漢話,武漢話將碼頭文化體現得淋漓盡致,碼頭文化講究吃苦耐勞,碼頭文化講究敢打敢拼,講究江湖規矩,重情義,武漢的方言如果是外地人,以爲是罵人,但是對於武漢人而言,則顯得非常豪爽。

武漢文化,從飲食的角度而言,體現最明顯的是熱乾麪,豆皮,糯米雞等食品,特別是熱乾麪是武漢飲食的代表象徵。

從建築的風貌和特色而言,黃鶴樓代表武漢的文化,是武漢文化古蹟的象徵,是武漢的名片。

但是,隨着人口不斷融合,武漢文化的痕跡逐漸減淡,武漢由於城市化,吸納了大量的外地人,諸多外地人都不會講武漢話,促使普通話成爲武漢主要的交流形態,無論是公共場所,還是去公司上班,去政務中心辦事,主流的交流方式還是普通話,武漢話更多的是老武漢人之間相互交流的手段,由於城市新鮮血液的不斷融入,武漢方言的濃度大大降低。

武漢的代表熱乾麪,在湖北其他地方遍地開花,由於科技的發展,熱乾麪做成了很多速食包裝的產品,能非常容易輕鬆的吃到武漢的熱乾麪,也不是僅僅只是在武漢能吃到熱乾麪。

武漢的黃鶴樓是現代化鋼筋混凝土的產物,跟古代的黃鶴樓不是一回事,武漢本地人一般都不去黃鶴樓。

武漢曾經遺留的文化,比如漢劇、楚劇,基本只是老年人的喜好,年輕人被電視劇和電影的時間稀釋了大半,一般人很難對這樣傳統的國粹感興趣,無論是崑劇,還是京劇,都面臨這樣的問題,更何況楚劇和漢劇。

武漢的民間文學,比如《木蘭傳說》、《黃鶴樓傳說》、《伯牙子期傳說》,以及傳統音樂《八十八行》、《牌子羅》,基本都成爲假借文化屬性,賺錢的工具和項目,很多武漢人都不知道這些民間文學和傳統音樂,基本被現代快餐化的小說和影視劇,流行音樂取代。

更不談傳統的舞蹈《漢陽高龍》,傳統曲藝《湖北評書》、《湖北大鼓》、《湖北小曲》,武漢的雜技,武漢的美術漢秀,基本都已經進入歷史博物館,成爲老年人,或者景區溢價空間的項目。

而武漢曾經的生活禁忌,越來越世俗化和簡單化,武漢葬喪文化,越來越攀比化,弄得這些文化成爲傳統惡俗,弄得烏煙瘴氣。

這些文化的轉變,促使武漢人的文化積累和沉澱逐漸淡化,武漢人乃至武漢的標識在減弱,越來越缺乏個人個性和城市個性,文化的自信越來越淡,一元化的價值感面前,在物質化的金錢面前,我們需要思考的是,除了物質化,改如何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該怎麼弘揚我們的文化遺產,而不促使我們的子子孫孫們,忘記了老祖宗,失去了民族的傳承,而這樣的敬畏和傳承,則是我們民族延續到幾千年,不能在我們這幾代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徹底進入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