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天下第一嫂”王馥荔的故事

藝術家中有許多踏踏實實的優秀的共產黨員。電影明星王馥荔就是其中一位。她曾被稱爲中國影壇上的“天下第一嫂”,其作品《金光大道》《咱們的牛百歲》等早已膾炙人口。她的演技毋庸置疑,更可貴的是她善於以自己的閃光照亮別人。我有幸和她有過兩次愉快合作,留下印象非常深刻。

電視劇《宋慶齡和她的姐妹們》中,我和她是第一次合作。那是我第二回演宋耀如,導演潘霞派副導演找到了我,第二天就要拍戲。宋家的戲基本在陝西北路369號宋家老宅拍攝。到門口,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整齊的塗了黑色油漆的竹牆,黑色鑄鐵鑲金花紋的大鐵門默默地將遊人目光隔在高高的竹籬笆牆外,給人以深不可測之感。別瞧不起這座冷落的花園洋房,它曾經是中國近代歷史上顯赫的宋氏家族的住宅,許多重大事情在這裡發生。

翌日,在宋家大花園裡拍。大桌子上放着水果,宋家人圍坐談天,實際上討論宋慶齡的婚事。臺詞已背出。王馥荔、李玲演靄齡和慶齡,周賢珍飾宋母,她曾飾演《紅樓夢》中王夫人,都是文藝大腕。她們在鏡頭前沉穩的表演,已經制造一種氣場,讓我很快進入了角色。尤其是王馥荔笑眯眯地說着臺詞,更使我明白,要以儒雅氣質顯出既無所謂又極力反對女兒同孫中山結婚。而這種分寸感,是對手戲中引導而來的。戲拍得很順利,我從導演潘霞透過眼鏡片的眼神裡看出了這一點。

後面的戲在屋裡拍。此劇的宋耀如有大段臺詞,我背臺詞和記憶力還差強人意,但是,王馥荔等人的表演對我入戲起了很大推動作用。當宋耀如看到女兒決意和叔叔輩的孫中山結婚,痛苦至極。這場戲是對演員的考驗,我事先已把臺詞背熟,開拍時此情此景在胸中翻滾,當宋靄齡的話一說完,我的淚水就開始奪眶而出。導演原先拍中景,當即讓攝像推成特寫鏡頭。潘導沒有讚揚,只點了點頭“OK”一聲,一次通過。

說句玩笑話,我的藝術之路是明星們鋪路引導的。第一集中,宋耀如說服教友讓女兒赴美國留學這場戲,是在兩個月後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拍的。那天來的羣衆演員,我一看嚇了一跳,都是海政話劇團名角,我是看他們的戲長大的。就像王馥荔,她出名時,我還沒有步入影視圈呢。

那年七月,我們去北戴河拍戲。大熱天,每天拍戲到傍晚五點左右,我們就到海邊游泳,我游泳還不錯,王馥荔等就顯得像個小姑娘,會驚訝和讚歎,還會逗我。演宋美齡的張曉敏也孩子似的笑問:“你怎麼老是演我父親的啊?”王馥荔和李玲晚上乘涼時常買西瓜,總會喊我:“咱爸,來吃西瓜。”那時我受出版社之託也在寫寫東西,她們就笑我:“怎麼像個大姑娘似的。”還會再三關照“不要老躲在屋裡”。北方的西瓜很甜,爽口。

寫到這裡,我不由想說,我們共產黨人,並非有的人誤解的總是板着臉,而是有溫情、有同志和朋友的關愛。在和馥荔、李玲、曉敏、潘導拍戲的日子裡,我深有感受。

和王馥荔第二次合作是描寫南浦大橋建設的電視劇《大橋下》,她演總工程師,我是她手下一名工程師。我說:“這次你比我大了。”這以後,我們沒見過面,但她在央視的演出,我每次都看。王馥荔很忙,是政協委員,開會不少,拍戲很多,但把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義務看得更重。她所在的“中國廣播藝術團”組織的學習,她從不缺席。她說過,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知識水平和藝術水平,才能創作出優秀的文藝作品,才能塑造出豐滿的藝術形象。我想,在這建黨百年的光輝歲月裡,她一定能把更優秀的節目獻給親愛的黨。(汪正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