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了你18年,替你拆個錄取通知書怎麼了?”

最近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公佈,不管結果如何,十二年寒窗暫告一段落,大部分孩子將開啓新的人生歷程,而錄取通知書,正是他們對新生活期待的一個開始。

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不少家長內心的波動一點兒也不亞於孩子。

我想起去年這時候發生在家長羣裡的一件事:

有個爸爸羣裡公開訴苦,說孩子和同學出去旅遊了,錄取通知書寄到家裡,心裡很激動十分想拆開看,打電話一問孩子卻不同意,一定堅持要等自己回來再拆。爸爸瞬間感覺委屈,心想自己供孩子這麼多年,拆個錄取通知書有什麼大不了的,何況也不是什麼秘密,本該就是大家可以一起分享的喜悅。

他的故事讓羣裡一下子熱鬧起來,有人表達了羨慕和祝福,有人表示能理解做父母的一片苦心,有人認爲拆錄取通知書很有儀式感,應該全家人一起分享,也有人認爲這畢竟是孩子隱私,應該由孩子親手拆封。

其實,孩子被哪所學校錄取,早在通知書寄出前,就已經可以通過網上查分知道了。既然錄取哪所大學是全家人都提前知道的結果,也就談不上是個人隱私。

儀式感是很重要,不過單單是因爲父母拆了錄取通知書,破壞自己拆的儀式感就大哭大鬧,鬱鬱寡歡,也不是一個健全家庭出身孩子的正常表現。

這其中真正的原因,恐怕還是成長過程中父母的種種表現早已侵犯了孩子的邊界,錄取通知書只是一個在合適時候爆發的導火索,並不是火藥桶本身。

“親自拆”這個行爲更重要的意義是孩子宣誓自立的一種表現,象徵着宣告自己長大,馬上要以求學的方式踏上人生的新一段旅途,暫時脫離原生家庭。

看起來小事一樁,卻隱射了大多數中國家庭的通病——父母與孩子深度綁定,無法徹底分離,因此纔會說出“養了你這麼多年,拆個通知書怎麼了,學費都是我交的”、“反正早就知道了,拆就拆了唄,你自己拆還能變清華了?”類似這種話。

錄取通知書到底應該怎麼拆?爲什麼這種看起來似乎並不是問題的問題,成了網絡上熱議的話題?這其中確有一些關於家庭與孩子成長的秘密值得探究。

在生活中有許多現象都是邊界劃分不清的表現:

成績不好父母面子過不去,

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過度寵溺,甚至不允許父母管教,

父母打着爲孩子好的名號來控制他們的生活

……

在家庭心理治療中,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叫做三角關係。指的是如果夫妻之間出現衝突,雙方或其中一方就有可能會產生明顯的焦慮。爲了減輕焦慮,另一個家庭成員就會進入夫妻關係中,平衡他們之間的關係,構成三角關係。

比如來諮詢的父母會因爲孩子的學習問題爭吵不休,孩子也會因爲父母的關係不洽而藉口生病不去學校。

爭吵的父母雙方通常會覺得他們的夫妻關係沒有問題,自己都是因爲孩子的問題操碎了心,甚至還當着孩子的面說:“我們吵架都是因爲你學習不好!”

而事實上他們的夫妻關係早已貌合神離,孩子的學習問題只是雙方宣泄情緒的一個藉口罷了。

不去上學的孩子也是一樣的,TA自己敏感的察覺到這個家庭需要自己,似乎自己不在家,父母之間就會爆發矛盾,如果自己一直有病不去上學的話,父母的焦點就會轉移到自己身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孩子的叛逆對整個家庭系統而言有着維護穩定的積極作用。

這些現象都是三角關係的體現,家庭成員互相邊界不清,試圖以傷害自己、傷害家人的方式來增加家庭中的影響力,或是過度負責,將家庭成員的一切都擔在自己肩上,即使孩子到了需要脫離家庭的年齡也藕斷絲連,不肯放手。

不管父母還是孩子最需要理解的一點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事情的發展與自己的人品、能力、好壞沒有直接聯繫,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分離過程。

中國家庭的分離困境與傳統社會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長時間的農耕文化對中國家庭的家庭教育模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農耕文化對土地的依賴性導致一個家族緊密抱團聯繫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他曾在祖籍蘇州購置了千畝良田,建立了一個宗族的“基金會”——範義莊

範氏義莊規定了千畝良田不能作爲財產分割,平時僱傭佃農完成勞動生產。所得錢財接濟族人,從喪葬、婚姻嫁娶到參加科舉路費都有明確規定。

憑藉着義莊對範氏家族貧困族人的兜底以及對青年才俊的投資,範氏家族人才輩出,科舉中的的青年才俊又捐出自己財產報恩反哺義莊,使得範義莊的規模越來越大,範氏家族成爲當地一大豪族,直到民國時期仍然存在。

與土地深度綁定的宗族地區都有類似的傳統,我們去古鎮遊玩常常見到的科第牌坊,都是家族集體主義的象徵。

這種理念延續到現代社會,就好比一般意義上的“鳳凰男”——自己的行爲代表着全家族一堆人的面子,全村都靠他扶持接濟。這種特定現象,長久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往往難以理解。

與家族綁定的宗族文化在農耕時代有其優點,能夠最大程度保證種族的延續性,保證家族姓氏傳承,但放在現代城市社會中極容易抹消個性:父母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隱私;自己既然花錢養了孩子,打罵也是應該的現象。

本質上來說,這些都屬於個人與家族深度綁定,家庭成員邊界不清,個體缺乏獨立性的表現。

青春期是充滿希望蓬勃生命力的時期,但同時也充斥了迷茫和不知所措。在青春期早期,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孩子的身體正迅速成長着,許多生活細節也同樣透露出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旗幟鮮明地要自由、要獨立、要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

這一時期,家長如果不給他們空間,可能會導致一場激烈的爭吵;而放手則又讓人擔心孩子會不會受到傷害,走一些不必要的彎路

而這一切爭執與矛盾,和青少年個體的“分離與獨立”願望不無關係。心理學家喬瑟爾森就將青少年的分離個體化概括爲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是分化,也就是青少年意識到自己和父母不同,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秘密和空間。

第二,是實踐,青少年將生活重心轉向自己的同伴,以此達成與父母的分離。

第三,叫和解,即青少年體驗到矛盾的情感,他們一方面想要追求獨立自主,另一方面又害怕與父母分開。

最後,即爲情感客體的恆常,青少年逐漸建立了內在穩固的個體性,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價值觀,能夠獨立經營自己的生活併爲自己的選擇負責。比如孩子能夠自己選擇升學志願、做好離家讀書、工作的準備、擁有比較穩定的同伴關係。

在這一過程中,青少年試圖跳出以往生活經驗的“圈子”,重新看待自己、父母以及彼此之間的關係。他們藉此擺脫對家庭的依賴和僵化價值觀的束縛。

唯有這樣,青少年才能重新建構一個獨立的自我、健康的人格,才能建構家庭以外的新的親密關係,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因此作爲父母,我們不妨把握好邊界,能時退時進,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支持和鼓勵,而在其他時候,經營好自己的生活,做自在的父母,這樣孩子也越是能放心大膽地離開我們,去探索自己的未來。

就如同錄取通知書這件事,它的啓封不僅僅是對孩子高考成績以及過去12年學習生涯的總結,更是孩子離開原生家庭,開啓新的人生階段的起點。

正如紀伯倫在詩中寫的那樣: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爲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作者簡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學碩士,資深心理教育工作從業者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家長會了麼,本站旗下反焦慮反套路雞湯親子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