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推動智慧城市、生態城市、美麗城市、文明城市建設

居民進小區“刷臉”即可 業主大會可網絡投票

近日,記者從政府部門獲悉,根據《江西省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2021年工作方案》,今年,我省着力開展生態修復、特色彰顯、美化亮化、治理創新等行動,推動智慧城市、生態城市、美麗城市、文明城市建設,不斷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競爭力。

生態修復:

設市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平米/人

我省提出,開展“生態修復”行動,穩步實施城市山體修復、水環境修復、綠化提升改造工程,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實施城市水環境修復工程。到2021年底,設區市城市建成區無新增黑臭水體。設區市城市建成區已完成整治的33個黑臭水體未出現返黑返臭現象,落實長制久清要求,鞏固治理成效。

實施綠化改造提升工程,到2021年底,設市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平米/人、綠地率達42%;縣城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2平米/人、綠地率達33%。推進公園綠地建設,各設市城市建成區至少新(改)建5-6個公園、遊園、郵票綠地和城市溼地;各縣城城市建成區至少新(改)建3-4個公園、遊園、郵票綠地和城市溼地;開展增綠補綠行動,每個縣、市至少推進4處以上立體綠化或林蔭停車場建設,以及新(改)建3條以上林蔭道路。

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設市城市建成區26%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縣城要完成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編制,啓動海綿城市項目建設。

特色彰顯:

打造一批城市濱水空間、特色風貌街區

我省提出,開展“特色彰顯”行動,強化城市設計引領,實施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和保護性建築改造利用工程,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建築文化底蘊,傳承時代記憶,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開展城市設計,各市、縣(市)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應同步開展總體城市設計研究,將城市設計貫穿規劃全過程。加強重點地區城市設計,2021年底前,在設區市和省直管縣(市)完成的基礎上,縣(市)編制完成城市核心區、中心地區、歷史風貌區、新城新區、重要街道等能夠集中體現和塑造城市文化、風貌特色的地區城市設計方案。各設區市城市繼續打造一批全國有影響的城市濱水空間、特色風貌街區。

實施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工程,將符合標準的老廠區、老校區、老居住區等及時申報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納入保護名錄。

亮化美化:

大街小巷照明全覆蓋,亮燈率99%以上

我省提出,開展“亮化美化”行動,堅持量力而行、適度原則,實施城市照明亮化工程和城市細部美化工程,完善城市亮化管理制度,提升城市內涵、美學美感。

實施城市照明亮化工程,提高城市照明管理水平,堅持城市照明量力而行,不過度亮化,城區內大街小巷裝燈率100%,亮燈率達99%以上,力爭全年實施LED城市道路照明改造4萬盞。

繼續實施城市公共空間照明提升改造工程。大街小巷實現照明全覆蓋,亮燈率達99%以上。建立完善城市照明智能管理系統,提高城市照明管理水平。完善城市亮化管理制度,景觀照明按照重大節慶模式、節假日模式、平日模式設計管理。建立長效機制,防止出現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杜絕過度亮化,避免資源浪費。

治理創新:

新建商品房小區100%配套智能化停車、安防系統

我省提出,開展“治理創新”行動,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提高城市管理執法水平,繼續開展城市創建活動,加強城市人文形象宣傳,彰顯城市地域特色,不斷提高市民文明素質。

深入開展智慧城市建設。依據智慧養老、智慧醫療、智慧旅遊、智慧交通等工作計劃,繼續建設一批智慧城市示範項目。繼續大力推進智慧小區建設,推進新建商品房小區100%配套智能化停車、安防、智能家居管理、充電樁等系統,推行“互聯網+”智慧物業建設,推動業主大會網絡投票和小區出入口人臉識別系統建設。持續推廣智能水錶,不斷提高南昌等城市智能水錶應用比例。

提高城市管理執法水平,有序推進數字城管平臺向智慧城管平臺建設提升,全省市、縣(市、區)數字城管平臺運行良好,數字城管APP充分發揮作用。

(南昌晚報·愛南昌客戶端記者 吳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