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賺的錢都給你花了,你有什麼想不開的?”

“你王姐的女兒媛媛,高二下半學期開始就整天無所事事了。不去上學,不想出門,連朋友都不願意見面。而且不能說,一說就跟你王姐哭鬧。這孩子以前挺好的,也不知道現在咋了,愁人。”電話中,老媽如往常一樣“彙報”着最近老家鄰居們的點點滴滴。

說起媛媛,上次回家見過一次,笑着打個招呼後,就低着頭回家了,這與印象中愛說愛笑的女孩大不相同。聽老媽這樣說,媛媛的情況有點嚴重,極大可能性是抑鬱症。

當我跟老媽說讓王姐帶媛媛去看看心理醫生時,老媽誇張表示:這麼小的孩子,有什麼抑鬱症?但在聽到我嚴肅的聲音後,老媽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她說自己馬上就去跟王姐說。

抑鬱症對青少年的殺傷力

青少年會有抑鬱症?面對這個問題,很多家長的心態就跟我媽一樣,表示不相信,並且堅定地認爲不可能。可抑鬱症對青少年的殺傷力,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患上抑鬱症對孩子有三方面影響:

1、患上抑鬱症對學習、前途失去信心

無論是什麼原因造成抑鬱症,在這個病症找來時,他們情緒低落、消極悲觀,這會導致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下降,學習成績也會越來越差。悲觀的情緒持續的越久,影響的不僅是學習,還有他們的前途。

2、抑鬱症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孤僻

患上抑鬱症的大部分人都會變得沉默、孤僻,不愛與人說話,不想出門,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友好的人際關係。就像媛媛,不想與朋友見面,見到熟人打個招呼可能已經是很大突破。

3、對生命失去渴望

家長總覺得“小孩子能有什麼抑鬱症?”可是根據國內的研究,我國兒童青少年的抑鬱障礙發病率高達4.8%-22.8%。嚴重的,對生命失去渴望,選擇自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自殺是15歲-29歲年齡人羣第二大死亡原因。

生活中,也有很多青少年在最美麗的年紀選擇了自殺。給父母、家庭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別對抑鬱症的孩子說4句話

抑鬱症是一種不易察覺的慢性病,當青少年出現抑鬱情緒時,家長只覺得孩子變得沉默寡言、不聽話、不理解別人,於是口無遮攔的對孩子說出一些傷人的話,殊不知這些話會讓他們更加的絕望。

如果察覺到孩子的情緒與往日的不同,4句話別隨便說,家長請牢記在心頭。

第一句話:“別想那麼多”

陷入抑鬱情緒的人,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身體不想動,但會不停地想一些負面情緒。如果面對抑鬱症的孩子,安慰他們“別想那麼多”,其實沒有任何實際性的幫助。反而這句不痛不癢的話像在提醒他們,更加的關注自己的想法。

第二句話:“你有什麼想不開的”

一位17歲的貴州女孩因媽媽的一句話上了熱搜。她從小在父母強勢的教育下長大,導致自身缺乏安全感,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然而在女孩接受治療時,媽媽卻說:“你有什麼好抑鬱的,我們賺的錢都給你花了,你有什麼想不開的!”

孩子已經接受治療,相信媽媽已經對抑鬱症有了初步的認知,在這樣的前提下,依然能說出這種話,可想而知女孩成長的過程中有多壓抑。

作爲父母沒有幫助孩子走出抑鬱情緒,反而責怪女兒“有什麼想不開的”,這種行爲只會讓女孩的情緒更加嚴重。

第三句話:“真是矯情”

不少人認爲抑鬱症是一種無病呻吟的“矯情病”,都是假的。因此,當看到抑鬱症患者時,這些人總會嫌棄地來一句“真是矯情”。這句話你是隨口一說,對於抑鬱症孩子來說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他們會不知所措,覺得自己做錯了。

一個女孩接受採訪時這樣形容:“抑鬱症就像感冒要打噴嚏一樣,是控制不住的,這些不由自主表現出來的病態,他們不理解也正常”。

第四句話:“沒什麼大不了的”

看過一份美國斯坦福大學關於抑鬱症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有超過60%的抑鬱症患者,因周圍人不當的言語內心更加痛苦。

很多人對抑鬱症不瞭解,因此會用“沒什麼大不了”這樣的話語來安慰人,這樣的言論只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

孩子抑鬱了,父母能做點啥

當孩子患有抑鬱症後,父母的做法非常的關鍵,怎樣才能給孩子更好的引導,建議只做兩點就好:

第一點:陪伴和傾聽

作爲父母,不要一味地對孩子提出要求,在青少年時期,要多觀察,一旦發現有情緒方面的問題,及時帶孩子進行治療。並且做到正確認識抑鬱症,拋開偏見,多關注孩子的感受。給予陪伴,幫助孩子穩定病情。

育兒小貼士:要知道父母的陪伴與傾聽,遠比說教對孩子的成長更有意義!

第二點:找專業人士幫助

如果孩子有抑鬱症情況,不要隨便開一些治療的藥物,而是要找專業的精神科醫生,與心理治療師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工作室曾經接待過一個15歲中度抑鬱的女孩,據她媽媽講述,測試是她陪孩子在網上做的。我問她爲什麼不帶女兒去專業的機構鑑定,這位媽媽的回答是“丟人”。

孩子已經生病了,而媽媽卻只顧着自己的面子,這樣只會耽誤孩子的未來以及生命!建議各位家長,正確地面對青少年抑鬱症的問題,他們是生病了,精神科也好,心理醫生也罷,這些都是幫助孩子的專業機構,請別帶着有色眼鏡看待!

凌晨媽媽來叨叨:

如今的青少年壓力很大,來自學業、家庭、人際關係等,抑鬱的概率也在逐年增加。希望做父母的我們能夠多多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時引導,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