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四五”| 王建宇:機遇源於準備 成功貴在堅持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

新起點,新綱領,新目標,新希望。

未來五年的美好畫卷,有你也有我。汗水澆灌收穫,實幹篤定前行。

新的五年,一起奮鬥,每個人都了不起!

央廣網推出系列報道《我的“十四五”》,書寫每一個“我”的五年計劃,描繪“我”的奮鬥故事。

央廣網採訪王建宇

央廣網北京6月1日消息(記者田甜)2021年4月的一個下午,上海淅淅瀝瀝下着小雨。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園區裡,空氣中瀰漫着雨水混合泥土和草地的溼潤味道。在研究所的圖書館裡,兩側林立的書架上擺滿了書籍,很多書已經泛黃,扉頁上寫着借閱時間和借書人的名字。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建宇就是在這個充滿書香氣的地方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關於“墨子號”的那些事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國際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升空。作爲“墨子號”的常務副總設計師,王建宇用“十年磨一劍”來形容“墨子號”的科研歷程。“從2008年到2016年,8年多的時間,從零開始。”王建宇說。

一顆衛星繞着地球轉,在天地間進行光子的通訊,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捕獲”。“這個技術太前沿了,我們曾想過從國際上引進,但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必須自己發展。”王建宇說。所有的事情就怕認真和投入。在王建宇眼中,整個“墨子號”系統裡,讓他最得意的就是捕捉和跟蹤。衛星不是在天上隨意飛的,它有自己的軌道。因此,除了“捕獲”,還需要掌握測軌技術、定軌技術,保證我們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知道衛星在什麼地方。“這個測量精度是百米量級的。”王建宇形容,就好比人在上海,要準確地將一束光打到北京某一輛正在運動着的汽車上。只有達到這樣的精度,才能完成實驗。

在王建宇看來,技術上的事情是觸類旁通的,如果能很好地把各項技術綜合起來,運用到需要的地方,是非常有意義的。對於這一點,王建宇深有感悟。“人家如果不卡你,說不定你就會花很多錢買回來;人家卡了你,你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也就做出來了。”王建宇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建宇(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供圖)

中國未來的科技創新,原創性和引領性是主要方向

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關於科技的論述被放在了第二篇的重要位置。其中特別提到要“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王建宇說,這不僅讓科學家有機會爲國家承擔更多的責任,也感受到了更大的壓力。他表示,中國的科技發展比較快,在很多方面實現了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轉變,這是值得自豪的。同時他也強調,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其中的差距,要想真正達到科技強國,一定要有原創能力。“過去是人家做什麼,我們做什麼;現在是人家還沒做什麼,我們就要去做什麼。這樣才能真正做好引領。”

要引領科技發展,一方面需要國家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強青少年創新意識的培養。“對整個國家來說,要從教育開始,從小培養孩子的原創思想。從科研的角度來說,要支持原創性、有冒險的研究方向。”王建宇說。

然而,原創和冒險則意味着更大的可能性會失敗。對此,王建宇提出,要有寬容失敗的文化。

與做基礎學科的研究不同,王建宇做的是工程研究。在他看來,在工程研究中,一定是有失敗的。無論工程大小,如果沒有失敗的陰影,工程是不真實的。但一個好的工程領導者或者好的團隊,不應該出現顛覆性的失敗。這就要求工作上不能蠻幹,要有基礎理論,要講科學。因此,對於孩子的成長、對於年輕科研工作者,關於“失敗”的教育更加重要。堅持到底是成功的重要基礎。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還提到,要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形成結構合理、運行高效的實驗室體系。而國家實驗室作爲一個新事物,肯定會面臨各種機制上的困難。如何讓國家實驗室發揮最大的作用?王建宇認爲,跟以往“拿到國家資金幹活”的模式不同,國家實驗室可以通過一種新的體制機制集中更多的資源和力量,不僅能發揮國家的作用,也能調動各地方的積極性,讓更多有能力的人蔘與到這個平臺中來。當然,這是一個過程,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科技的本質是提高生產力。談及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王建宇表示,希望在目前的基礎上,試着做一些專用的小衛星羣,爲量子通信的密鑰分發信息安全作出貢獻。只是,小衛星羣的建設,不僅需要技術上的突破,還要有市場、用戶,任務會更艱鉅。未來的航天,是企業家、投資家、科學家共同努力的事情。只有科技創新不斷向上,纔會保持引領地位。

王建宇接受採訪(央廣網記者 黃一博 攝)

新時代的科學家精神:追求探索未知世界

在普通人眼裡,科學家代表着高智商,代表着先進技術。而在王建宇眼中,科學家是一種職業選擇。雖然的確需要較高的智商,但也意味着要吃更多的苦、面臨更多挑戰。

談及新時代的科學家精神,王建宇有他的理解:要對科學充滿敬畏,願意把自己的精力投入進去;不只是追求掙多少錢,而是追求探索未知世界。

在王建宇看來,做工程類的科學研究,需要智商、情商和毅力相結合。“智商相當於一個人能做多少別人不能做的事情,而情商是一個人能組織或者吸引多少人幫你一起做事情。”同時,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做航天的人,到了一定時候,你連說‘我不幹了’的資格都沒有。”王建宇說。

做科研的人,關心職稱,關心榮譽,是人之常情。但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具備相應的素質和品格。在青年科研人員的評價上,王建宇也有自己的觀點:“對於不同的人,評價條件是不一樣的。你不能讓研究基礎學科的大學教授做出一顆衛星,這是不現實的。反過來,像研究‘墨子號’的工程實施人員,如果用發表了多少篇論文來評價,也是不合理的。”“墨子號”之所以能取得如今這樣的成績和經驗,正是因爲基礎理論和工程實施兩個團隊相互支持、相互提高。

2001年,王建宇和導師薛永祺院士到德國進行學術訪問(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供圖)

處理好市場與科研的關係

關於科學技術的未來如何發展,王建宇的回答是:市場。只有有了市場,做出來的東西纔有意義。

科研和市場是有矛盾的,但王建宇認爲,不能去排斥市場,而是要處理好市場和科研之間的關係。“團隊裡的年輕人,他願意往商業化方向去發展,你就鼓勵他;有的人對商業沒有興趣,那就做研究。把二者的關係處理好,對研究和市場都有好處。”王建宇說。

隨着“量子”的火熱,網上也有了很多打着量子旗號的產品。在採訪中,王建宇也希望能通過媒體平臺做一次科普:像保健品等產品中的“量子”和他們研究的“量子”完全不是一回事。“量子的市場是一個很高端的市場。目前來看,進入市場是風險和收益共存的,而且風險很大。同時,量子市場的門檻也很高,投資要慎重。”

在實驗室裡,王建宇和其他科研人員一起討論工作(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供圖)

除了“墨子號”,王建宇帶領的科研團隊還參與研製嫦娥探月工程、火星探測等任務。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些更多時候只是教科書或者新聞裡的一個符號,距離現實生活十分遙遠。讓高深的科技“飛入尋常百姓家”,特別是走進孩子的世界,這在王建宇看來十分重要。“科普也是我的一份責任。只有把孩子培養好,纔會後繼有人。”王建宇說。

對王建宇來講,學習物理,從事現在的行業,是他最正確的選擇。當問到如果不做科研,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時,王建宇迅速且堅定地說:“沒有想過,不做科研了我還能去幹什麼?”科研,對於王建宇來說,已經就是生活了。

在採訪的最後,記者希望王建宇用一句話來談一談這麼多年從事科研的感悟,王建宇想了想說:“機遇源於準備,成功貴在堅持。”

本期製作人員名單

監製:張春梅 趙淨

記者:田甜

策劃:田甜 朱虹 李雪南

視頻攝製、剪輯:李雪南 黃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