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話直說”的父母,更容易養出自信、自律的孩子?
作者:主創團·牧青野
看到一個網友的吐槽:
“越長大,越討厭和父母溝通,一說話就想發火,特別厭倦,因爲我永遠猜不到他們的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小學時,父母吵完架,爸爸摔門而去,媽媽一個人躲在臥室哭泣。
我想陪陪她,卻被她吼了一聲。
我覺得有點害怕,又不知道該幹什麼,就跑去自己的房間玩。
結果,媽媽衝出來扇了我一巴掌,說她爲了我纔沒有和爸爸一樣離開,可我卻是個白眼狼,一點都不心疼她。
中考完,我提前和同學約好出去玩。
可那天媽媽一大早買了很多菜,準備晚上做一頓大餐犒勞我。
我急忙和她解釋,是早就和同學約好了的,但我保證會早點回來吃她做的菜。
看媽媽笑着說可以,我就放心地出門了。
沒想到晚上一回家,就感受到了低氣壓,桌子上所有的菜被撥拉得稀碎,媽媽指着鼻子罵我只知道陪同學,卻不知道體諒她的辛苦。
高考完,填志願時,我學乖了,先徵求媽媽的意見,她又說尊重我的意見。
可在得知我選了一個離家很遠的學校後,她又開始歇斯底里指責我是故意要逃避她,無論我怎麼解釋自己只是喜歡那個學校的專業都沒用……
我想不通,爲什麼媽媽總是不能有話直說?而要故意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讓我去猜。”
有位網友的回答一陣見血:
“這種不願意向孩子坦誠自己真實需求的父母,其實只是不願意向孩子示弱。”
確實如此。
很多父母無法清楚直接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需要,只是因爲無法做到坦然接受來自孩子的幫助。
可是,這種長期的需求無法滿足,會在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爆發成對孩子的隱性攻擊。
進而讓孩子和自己的溝通逐漸出現錯位,造成親子關係的失衡。
要警惕父母之愛的另一面
看過一個讓人十分窒息的視頻。
高鐵上,一個10歲左右的男孩,拿着媽媽給的錢去買盒飯。
男孩開心地帶回三份不同口味的盒飯,想要和父母互相分享。
沒想到,媽媽看到他買回的三份盒飯,瞬間爆炸:“爲什麼要買這麼多?”
爸爸也趕忙甩鍋:“我不餓,我也沒想吃,你看這孩子,你買那麼多幹嘛?”
媽媽繼續朝男孩吼道:“我也不餓!你非要把我的錢花光才舒服是嗎?”
爸爸適時地又接了一句:“給你多少錢,就花多少錢,真是的,走,我帶你去退掉兩份。”
之前還爲自己買了三種口味盒飯的聰明想法開心的男孩,木然地跟着爸爸退掉了兩份盒飯。
回來後,男孩一邊聽着媽媽說:“爸媽掙錢多不容易,高鐵飯那麼貴,我們哪捨得吃,你自己都吃完。”一邊哭泣着扒着盒飯往嘴裡堆。
明明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家裡經濟有限,只買一份盒飯就好,父母即使不想吃,也可以開心地品嚐一些;
明明可以在把選擇權交給了孩子後,既來之則安之地吃完三份盒飯;
明明可以在孩子做了不符合父母期待的選擇後,平心靜氣地把這當作一次教育的機會,和孩子聊一聊如何根據經濟實力選擇食物的建議……
明明有那麼多更好的選擇,卻選了最傷害孩子的一種。
用指責,讓孩子對自己質疑;用委屈,讓孩子對父母愧疚。
精神分析專家樸又蘭曾說:“有些父母看似把主導權交給孩子,但其實是想要間接地支配和掌控孩子。”
依賴需求的另一面,是支配需求。
這類父母無法對別人表達出自己真實的需求和想法,所以會以依賴的方式,把自己的期待附註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做出符合他們真實訴求的言行。
他們會用犧牲、忍耐、奉獻作爲代價,期待換取來自孩子的懂事和聽話。
一旦期待無法滿足,就會轉化成憤怒和怨恨。
當然,這些消極攻擊的承受者,永遠都只有孩子。
看過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如果把母愛比喻成大地,那麼大地肥沃時,會滋養在它之上的人類;大地貧瘠時,也可能出現龜裂,吞噬萬物。
榮格在提到母愛的另一面時,也曾提出過一個詞“暗中的掌控與吞噬”。
父母之愛,有溫柔的一面,也有具有威脅性的一面。
當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壓迫,就容易變得恐懼,進而衍生出攻擊性,這個攻擊性有可能向外,也有可能向內。
在不真誠的養育中
孩子很難真實地成長
知乎上有位網友說,自己也曾是這種有話不直說、無比擰巴的父母。
孩子比賽獲得了好名次,本來想鼓勵他,一開口就成了:“別太驕傲,這次考好了,下次不一定能得獎。”
孩子沒考好,明明想安慰他,話到嘴邊又變成了:“誰讓你平時不努力,活該!”
孩子遇到一點社交中的困難,向父母求助,他們的眼神裡全是擔憂,可說出來的話還是:“之前給你說過很多次了,誰讓你不聽的,現在來找我,有什麼用?”
這樣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形成了過度關注別人情緒的性格。
長大後,參加工作,別人隨口一句話,孩子都要來回想幾天,總覺得別人是否有話外之音。
而且在和別人的社交中,也活得小心翼翼,十分糾結,每天都在內耗中消耗自己。
還有一位網友,也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
她從小都是個乖乖女,但卻經常接受來自父母的“有話不直說”式道德綁架。
每次親戚聚會,她媽媽都會先引導親戚們誇她,然後再當着所有人的面給她潑一盆冷水。
雖然母親後來解釋,自己只是爲了讓女兒能做得更好,但她堅信母親就是僞善。
她長大後戀愛,唯獨對壞男孩情有獨鍾。
她說,自己喜歡與那種坦坦蕩蕩的天生壞人相處。
甚至,別人越貶低她,她越興奮。她享受於那種看穿別人PUA她,還不知道的感覺。
她說她知道母親想讓自己更好,但她就是想和母親作對,而且一定要讓她“得償所願”,看到自己現在這種並不好的樣子。
孩子能敏銳地捕捉到父母語氣中的不耐煩和怒氣,然後把這種帶有攻擊性的情緒,內化爲“我就是很差勁”、“我確實不夠好”、“我又做錯了”的想法,之後形成高敏感、高焦慮性格。
父母的有話不直說,用消極攻擊代替真實想法,只會在孩子和父母之間,建起越來越厚的高牆。然後孩子會在青春期這一特殊時期,或具備反抗能力的時候,徹底爆發。
最好的養育方式,是“有話直說”
很喜歡心理專家武志紅說過的一句話:“父母不去給孩子施加太多的壓力,不用太多的教育去扭曲孩子的感知,讓孩子做一個天然的人,用自己的心去感知,去判斷。”
其實,很多父母有話不直說的背後,除了源於自身認知和原生家庭的問題,更多的是因爲,沒有爲孩子絕對兜底的能力,所以才產生了對孩子當下表象問題的焦慮。
父母的心是好的,但用錯了方法,反而最終走向了與教育初心相反的方向。
那麼,我們就需要時時提醒自己一件事:
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生命,讓他們在真實的成長中,感受真實。
我們應該理解他們的侷限,敬畏他們的不同。
不要讓我們的控制慾以一種傷害孩子的方式呈現。
把孩子交還給他們自己的命運,讓孩子可以擁有他們自己的力量。
相信,這些真實生長出來的力量,可以成爲孩子未來面對所有未知的勇氣和底氣。
父母具體應該怎麼做呢?這裡有兩個建議可以參考:
1、覺察自己的真實情緒,並真實地表達
你是否也發現了,每當我們用帶有消極攻擊的語言和孩子溝通時,其實背後都隱藏了一個真實需求。
比如明明孩子只是在向我們尋求幫助,我們卻指責他們:“說過好幾遍了,這麼簡單的事,爲什麼還是不會?”
其實有可能只是我們當時的情緒不佳,把怒火轉嫁到了孩子身上而已。
如果能覺察到這些,那麼再次面對這種情況時,我們就可以真實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這會情緒不好,需要一點自己的空間,希望你可以幫助我。”
只有覺察到情緒,才能不帶着情緒去和孩子溝通。
把反問式的責罵、挑刺,變成對自己需求的簡單陳述。
讓孩子簡單明瞭地知道該怎麼辦,而不是在對父母話語和情緒地反覆猜測中忐忑不安。
否則,孩子在一次次“做什麼都無法讓父母滿意”後,會習得性無助地開始抗拒和父母的溝通。
2、坦誠自己的無助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大多數時候,父母容易站在高位自戀中去教育孩子,比如不允許孩子挑戰自己的權威,不願意在孩子面前示弱等等。
就像我自己,有時候情緒低落,明明很需要女兒的陪伴,但嘴上永遠只有一句“你管好自己的學習就行了”,可心底卻又期待女兒能主動過來抱抱我。
所以,偶爾向孩子坦誠自己的無助,沒什麼大不了,這就和我們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坦誠自己真實的需求一樣,是讓孩子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的父母。
孩子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真實,才能和父母的心走得更近。
說白了,親子間的坦誠,是一種變相的尊重,尊重孩子是一個完整的、有能力解決問題的個體。
這種互相尊重的親子關係,也能讓孩子在被父母需要中,發展出更健康、健全的品質。
而且,一個能接納自己所有方面的父母,也必然能養育出接納自己所有存在的孩子。
這些,都能讓一個孩子,在長大成人後,面對各種壓力和變化時,依舊能自信、自律地前行。
因爲,在這種養育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的內核是穩定的,他們無需過度揣測別人的想法,只需按照自己真實感受到的,去做出判斷即可。
這樣的孩子,勢必不會太內耗,也更不會太焦慮。
戰地記者周軼君說過一句很值得思考的話:“父母能留給孩子的,不是你的那些教育理念,而是那些生活的細節。”
是的,我們和孩子的日常溝通,就是貫穿孩子成長的細節。
這些細節,決定了孩子會建立起什麼樣的自尊?什麼樣的內核?什麼樣的人格?
所以,父母對自我的每一次修煉,往往最終會決定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