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范進中舉後突然瘋了?把他的官職放到現在,也許你也會發瘋
在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中,范進因爲中舉後的瘋狂舉動而被人津津樂道——
一個年過半百的落魄書生,突然被告知自己幾十年的奮鬥終於有了回報,順利考中了舉人,接下來的人生將如同開掛一般,走向光明,令人吃驚的是,范進在聽到這個喜訊後,竟然當場發瘋了!
爲什麼?經歷了這麼多磨難後,他不應該是喜極而泣嗎?而且如果我們把范進的官職放到現代,他的社會地位和特權都不可小覷,按理說他的生活會變得一片美好。
那麼爲什麼他會在成功之後精神崩潰?這背後到底隱藏着什麼樣的故事?范進中舉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喜極而瘋
范進出身貧寒,家裡生活極爲艱難,除了有一個年邁的老母親需要照顧外,還有一個兇悍的岳父胡屠戶。
這個胡屠戶,是個典型的粗人,整天靠賣豬肉爲生,最看不起的就是范進這種窮酸的讀書人,在他看來,范進年紀不小了,連個正經工作都沒有,整天抱着書本不放,簡直就是個沒用的書呆子,他常常嘲諷范進,甚至因爲范進的窮困潦倒,動手打罵他。
而范進呢?他一心只想着讀書,科舉考試幾乎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可是生活的窘迫和家庭的壓迫讓他的精神長期處於極大的緊張狀態,他不僅要忍受岳父的辱罵,還要面對每次科舉失敗後的失落感。
家裡窮得揭不開鍋,妻子也無奈地看着他,母親年紀大了,身體每況愈下,這讓范進本就脆弱的心靈更加不堪重負。
試想一下,范進從20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年復一年,次次落榜,直到54歲才終於考中舉人,這30多年的失意與掙扎,早已將他的精神推到了崩潰的邊緣。
可以說長期的貧困、家庭的壓力、社會的嘲笑,這些都像一座座大山壓在他的肩膀上,他早就不堪重負了。
在古代,讀書是寒門子弟唯一能夠出人頭地的途徑,科舉制度給了像范進這樣的人一個翻身的機會,但同時也給這些讀書人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特別是在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競爭異常激烈,全國每年能考中的舉人不過500人左右,考中舉人後纔能有機會進入官場,真正實現階層的躍升。
范進從年輕時就懷抱着通過科舉改變命運的夢想,然而現實卻一次次地讓他失望,每次考試前,他都充滿希望,期望自己這次能夠考中,但每次考試結果出來後,都是失敗,每次失敗,他的希望都會被無情地擊碎,精神上的打擊可想而知。
科舉制度的難度不僅在於其複雜的考試內容,還有社會對讀書人的期望,在古代,讀書人被看作是“天之驕子”,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社會高度關注。
范進身邊的人都眼巴巴地看着他,希望他能考中功名,光宗耀祖,然而他接連幾十年的失敗不僅讓自己感到無比壓抑,也讓周圍的人對他失去了耐心,在這樣的環境下,范進的精神早已被壓得不堪重負。
中舉的消息來得很突然,說是天降喜訊也不爲過,那天范進正在集市上賣家裡的母雞,突然有人告訴他,他中了舉人。
范進一開始根本不相信,畢竟他已經習慣了失敗,根本不敢奢望有好事降臨到自己頭上,可是,隨着越來越多的人來祝賀,范進終於意識到,這一切是真的,他真的考中了舉人。
可正是這個他夢寐以求的消息,徹底擊潰了他的精神防線,幾十年的壓抑、痛苦、絕望,在這一刻全部涌上心頭,范進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暈倒在地,隨後精神失常,開始瘋瘋癲癲地亂跑亂叫。
這簡直就是典型的“喜極而瘋”,長期的精神緊張和壓抑讓范進的神經早已瀕臨崩潰,而這突然的巨大喜訊,反而成了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可以想象范進內心積壓的情緒有多麼複雜,他既有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有對過去無數次失敗的痛苦回憶,這些情緒混雜在一起,讓他瞬間失去了理智。
把他的官職放到現在,你也會發瘋!
范進發瘋後,全家人立刻慌了神,尤其是他的母親和妻子,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一向看不起范進的岳父胡屠戶站了出來,他見范進瘋瘋癲癲的樣子,當即狠狠扇了他一耳光,一巴掌打得范進昏頭轉向,卻也讓他清醒過來。
胡屠戶的巴掌,不僅是對范進的“醫治”,更是一種現實的提醒,胡屠戶從前雖然看不起范進,但在范進中舉後的瞬間,他意識到,女婿的身份已經不同以往了,從此,范進的地位將大大提升,甚至連他這個做岳父的也要仰仗范進的飛黃騰達,胡屠戶的這巴掌,不僅打醒了范進,也讓他自己從內心深處接受了范進的改變。
范進中舉後,整個社會對他的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些原本看不起他的人,現在紛紛前來巴結他,鄉里的地主、士紳們都送來了賀禮,甚至連地方官員也特意派人來祝賀。
范進從一個窮困潦倒的書生,瞬間變成了全村的焦點人物,整個社會對他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轉變。
尤其是他的岳父胡屠戶,態度更是來了個大轉彎,從前他總是嘲笑范進,覺得他是個沒用的書呆子,但現在他卻是極盡討好之能事,甚至主動提出要資助范進搬進縣城的別院居住,還送了不少錢財,這在過去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舉人身份改變了范進的整個命運,他不僅獲得了物質上的豐厚回報,還贏得了全社會的尊重和認可。
在古代,舉人是社會地位的象徵,考中舉人後,就有資格進入官場,成爲地方官員,甚至是更高級別的官員,舉人享有許多特權,比如免除徭役、不用交稅,見到官員也不必下跪,社會地位極高。
如果我們把范進的官職放到現代,他的地位和特權也是不容小覷的,舉人相當於今天的副縣級或縣級幹部,考中舉人後,就有機會擔任縣令,類似於今天的縣長。
而范進後來升任山東學政,負責全省的教育事務,類似於今天的省教育廳廳長,地位極其顯赫。
更讓人驚訝的是,范進最終被提拔爲通政使司通政使。這相當於今天的中央秘書處處長,專門處理奏章和百姓的意見,直接參與朝廷的決策,這種職位不僅權力大,影響力也非常廣泛,可以說是相當於現代的中高級官員。
試想一下,如果你從一個窮困潦倒的普通人,突然一步登天,成爲了中央領導班子的一員,掌握了巨大的權力和資源,社會地位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你的精神能承受得住嗎?范進的瘋癲,或許正是因爲這一切來得太快,變化太大,他一時無法適應,精神崩潰了。
范進的故事,揭示了古代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精神和生活的雙重壓迫,科舉是寒門子弟唯一的出路,但也是一條充滿痛苦和艱辛的道路。
范進幾十年的失敗積累了太多的壓力和痛苦,當他終於中舉時,這種壓抑的情緒瞬間爆發,導致了他的精神崩潰。
而范進中舉後的飛黃騰達,也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功名利祿的極度崇拜,舉人身份不僅讓范進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他的社會地位迅速攀升,甚至連他從前的岳父都開始討好他。
如果把這些官職和特權放到現代,范進的成功無疑是巨大而不可思議的,也許我們每個人在經歷同樣的巨大變化時,都會像范進一樣,感到無法承受這突如其來的成功,甚至精神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