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都黑曾國藩?看看他在1870年幹了啥?
01
清同治九年(1870年)農曆五月廿三日,天津三岔河口的望海樓一帶,上萬津門百姓,把海河邊上的法國天主教堂圍得水泄不通。
原因是,今日,津門流傳着“洋人教堂誘拐小孩,挖眼剖心做藥丸”的可怕傳說。
而三天前的五月廿日,天津縣衙門抓獲了一名拐賣孩子的人販子,據此人交代,他是受了望海樓天主教堂王三的指示,專門去誘拐孩子賣給教堂的。
老百姓本來對“洋教”佔地建教堂很反感,於是士紳代表們紛紛給官府施壓,要求徹查望海樓天主堂。
可自從十年前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之後,清廷上下已對洋人有了心理陰影。
天津知縣根本不敢做主,就上報給了知府大人。
知府大人也不敢接這口鍋,就又上報給了主持天津政務的三口通商大臣崇厚。
崇厚也想甩鍋,但沒得甩了。
因爲他的頂頭上司——直隸總督曾國藩,這時候請了病假在家休息。
崇厚只好硬着頭皮去找法國駐天津總領事豐大業,請他跟教堂打個招呼,讓自己帶人去搜查一番。
豐大業一聽:滾犢子!我法蘭西教堂是你們可以隨便搜查的嗎?
洋人那碰了釘子,津門上下又羣情洶洶,崇厚只好決定在五月廿三日這天帶上幾個官員到望海樓教堂,走個形式,隨便看看,然後以“未見實據”爲由,把這事兒糊弄過去算了。
津門的士紳百姓聽說後,口口相傳,紛紛涌到望海樓這裡來看熱鬧。
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02
崇厚等人剛進教堂大門,豐大業就聞訊趕來了,對着崇厚就是一頓貼臉開大。
崇厚性格懦弱,趕緊開溜。
他這一跑,可把圍觀百姓氣壞了:官府居然這麼慫!洋人居然這麼狂!
紛紛罵官府是慫蛋,罵洋人是畜生。
但罵歸罵,大家心裡還是清楚的,洋人和官府,屁民都得罪不起。
因此當豐大業離開教堂回領事館時,百姓還是自動讓出了一條道。
本就趾高氣昂的豐大業一看,心裡更加狂了,惱羞成怒,居然開槍射殺了一名罵他的百姓。
百姓徹底怒了,一擁而上,當場把豐大業活活打死。
打死了洋人外交官,事兒小不了了,乾脆就幹把大的!
一起衝進教堂殺了法國神父,一把火燒了教堂。
被燒燬的望海樓教堂內部景象
接着衝進法國修女院,殺光修女,燒了修女院。
又把天津衛的英美教堂也給燒了。
直到夜幕降臨,總計6所教堂被燒燬,法國領事館也被付之一炬。
共21名洋人被殺死。
這就是震動中外的“天津教案”。
03
第二天,消息傳到北京。
英法美俄等國駐華公使嚴厲譴責和抗議,各國又調來18艘兵艦,陳兵大沽口,要求清廷給個說法。不然我們就給你個說法!
兩宮太后一看這架勢,趕緊下旨給在家養病的曾國藩,立馬去天津處理此事。
老曾頭都大了:
1、自己做學問和治軍打仗,都可以算大清TOP3,但和洋人打交道沒啥經驗。
2、“清流”們都反對接受洋人們的要求;而不讓洋人滿意,真挑起戰端,朝廷肯定把這口鍋扣在自己頭上;
3、天津民情洶洶,誰敢治百姓的罪誰就是“漢奸”!
思來想去,老曾也沒想出個好法子,於是臨行之前,給長子曾紀澤寫了封信,頗像遺囑:
此去天津,萬一處理不好,我或死於洋人,或死於國法,或死於百姓,你們不要聲張,扶着我棺材回湖南老家安葬就好!
04
六月初十,曾國藩車駕剛到天津地面,就被紳民代表攔住了,羣情激昂,遞上“萬民折”:
咬定教堂“誘拐幼兒、剖心挖眼”;火燒教堂的時候,我們從教堂裡救出了好多孩子呢;洋人公然當街拔槍傷人;大人您可要秉公辦案,別遺臭萬年啊!
經過幾天查訪,老曾基本搞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六月十四日,老曾向朝廷進行了彙報,基本的態度是:請朝廷千萬別聽信了謠言,一上頭就和洋人硬剛。
其實,“誘拐幼兒、剖心挖眼”是謠言,但豐大業當街拔槍傷人卻是確鑿不移的事實。
老曾雖然在奏摺裡也提到了這件事,卻刻意避開了這件事的定性問題。
因爲他很清楚,這事沒法深究,深究下去就沒完了——
你說洋人也有錯?
那好,洋人和百姓各打五十大板。
然後呢?
洋人和百姓一起得罪了,那不搞得裡外不是人嗎?
很明顯,只能是顧一頭——洋人船堅炮利,大清不是對手,那就只能犧牲屁民了!
05
可老曾沒想到的是,洋人根本不買他的和稀泥。
六月廿二日,法國公使羅淑雅跑到天津向老曾施壓,要求以“管制不力”的罪名立刻將天津知府、天津知縣以及直隸提督全部處決,向法國“謝罪”。
老曾一聽:過分了啊!據我調查,這三位官員與此事無關,憑什麼殺他們?
羅淑雅態度強硬:不懲處這三人,你們就等着聽大沽口的炮聲吧!
無奈之下,老曾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向朝廷建議先把三人撤職,交刑部議處,堵洋人的嘴,拖延時間。
但老曾知道,洋人不是傻子,拖個三五天可以,不可能一直拖下去。
怎麼辦呢?只能趕緊捉拿“真兇”,也洋人個說法。
可參加燒殺的人那麼多,那年頭又沒有監控,到哪兒去抓,抓誰?
於是,曾國藩給手下人定了個原則——專門在天津衛的混混羣體和民間的反洋教組織“水火會”裡打探消息,只要和五月廿三日的事兒沾點兒瓜葛的,或者家裡有來歷不明的洋玩意兒的,立刻抓人。
就這樣,從七月十五到八月初四,短短二十天,天津官府就捉拿了80多人歸案。
可曾國藩很不滿意——洋人這次死了21個,咱們至少也得砍21個案犯的腦袋,一命償一命,洋人才挑不出理來。可抓來的這些人都是趁亂盜搶教堂財物的小毛賊,夠不到殺頭的。所以還得繼續抓人,時間還得快。
這可把天津官府給難住了,因爲大清定死罪是有嚴格制度和流程的。
你把人抓來一頓酷刑伺候,他認了,可回頭上級複審的時候一翻供,一切又得從頭再來。
商量來商量去,天津官府最後想出個歪招——“買”罪犯!
你還別說,這招確實好使——
當時的大清,滿大街都是活不下去的窮人,只要給他們一筆不算少的銀子,自然會有人願意拿命換錢留給親人。
更別說,官府出的是每人200兩銀子。
按當時的物價,這筆錢足夠買上十來畝地,拿一條爛命換全家人日後的溫飽,值啊!
就這樣,短短5天工夫,21個“罪犯”就“買”齊了。
他們到案之後,一不用打,二不用審,自己都麻溜兒的簽字畫押,認罪伏法。
06
其實,曾國藩豈能不知道這裡面的貓膩?但大清的政z邏輯就是這麼荒謬——只要結果,不問過程。
總之有人把鍋背了,對洋人有個交代就行。
真要深究起來,怕是猴年馬月都結不了案,洋人生氣了一動武,到時候第一個倒黴的就是你曾侯爺!
既然如此,那就揣着明白裝糊塗吧!
老曾也就向朝廷上報,建議將這21名“首犯”全部處斬,另將“從犯”25人判處充軍流放。
其實,老曾也已經想到,這份處理意見報上去,肯定會引起很多人的反對。
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反應遠遠超出了他的想像!
“清流”們紛紛上折,彈劾老曾“媚外殘民”、“專以取悅洋夷爲要”,甚至提出“請殺曾國藩以謝國人”。
老曾的老家——湖南的士子們聽說了他們的偶像、“一代完人”老曾現在居然變成了“漢奸”,氣得把老曾題寫的“湖南會館”的牌子都給摘下來燒了。
還有人趁夜間在曾家的府邸大門前貼上對聯:
殺賊功高,百戰餘生真福將;
和戎罪大,三年早死是完人。
曾國藩大半輩子積累起來的聲望一夜之間就算全毀了!
07
老曾栽到了這個地步,兩宮太后也感受到了壓力,於是藉着南京發生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刺案的由頭,傳旨讓老曾調任兩江總督,徹查此案。另調湖廣總督李鴻章接替他的直隸總督的位子。
那意思很明白了:老曾,這案子你就別再弄了,讓老李辦吧,朝廷這也是保護你。
可老曾是個典型的湖南人,脾氣“霸蠻”得很,越是被人罵得狗血噴頭,越是不服氣。
上摺子,請求暫緩去南京就任,一定要把天津的案子辦完了才走。
好在老李是老曾的學生和下屬,給足了老曾面子,也不催促老曾交印,只是耐心等待老曾把事兒辦完。
只是這件事的結局,讓老曾哭笑不得......
08
八月底,突然從海外傳來消息,說八月初六的時候,法國大軍在色當和普魯士大軍展開決戰,法軍慘敗,12萬大軍全軍覆沒。
拿破崙三世都當了俘虜。
之所以會晚這麼多天才得到消息,是因爲大清沒有電報!
老曾一聽,腸子都悔青了:早知法國吃到如此敗仗,當初何必怕他們?就差了那麼幾天,自己把處理意見先遞上去了,結果毀了一生的名聲。
但事情已成這樣,現在再對法國人強硬也挽不回自己的名聲了,反而會讓人說自己投機取巧、見風使舵,讓人更瞧不起。
再說法國人也主動做了讓步,不再要求處決天津知府、天津知縣和直隸提督了,唉,就索性一條道走到底吧!
九月十三日,老曾上了關於天津教案的最後一道奏摺,仍堅持原來的意見,處決21名“首犯”,流放25名“從犯”,並且賠償各國全部損失。天津知府、天津知縣,在教案中彈壓不力,建議判處充軍;直隸提督與此事無關,建議免予追究責任。
至此,天津教案塵埃落定。
九月廿三日,老曾回到保定,將總督大印交付給李鴻章,然後進京面聖,南下赴任兩江總督去了。
09
九月廿五日,是處決教案“首犯”的日子。
除去五名涉及殺害俄國人的“首犯”被俄方要求暫緩行刑外,其餘十六人押往天津西門外刑場行刑。
據《沽水舊聞》記載:
十六名“首犯”沒有坐囚車,而是自己步行去刑場,一路上談笑自若。
萬人空巷,不斷有人敬酒獻菜,叫好聲不絕。
直到大刀落下,鮮血四濺...
參考文獻:
《清史稿》、《清實錄》、《清史列傳》、《沽水舊聞》、《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